全年条桑蚕台少回育试验汇报


(华容县农产品公司)  姚存哲   曹正庭


一、试验目的

    我县地处湘北边境,靠长江、傍洞庭,不但湖滩河洲面积广阔,而且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很适宜栽桑养蚕,自七三年以来,我县结合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利用河洲湖滩,积极扩大桑园面积,仅六年时间,面积从一百多亩扩大到七千六百亩,产茧从一百九十八担上升到五千五百多担,但随着大面积专业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劳力不足的矛盾越来越为突出。七九年,全县六十六个专业桑场除县办的江洲桑场因树令较幼、任务较轻外,其他六十五个桑场春蚕和中秋两季,包括采叶和室内操作,五令期人平饲养量均在25张以上,多的达三、四张,由于劳力紧张,加之设备简陋,带来了操作上的粗放,其结果是减蚕率很高而张产很低。为提高工效,我们探索并试用了很多办法,其中算少回有效果较好,但单靠减少上叶次数来达到省工的目的,并非理想的办法,更尤其在秋季严重高温干燥而降温保湿能力又很差的生产条件下,少回有确实很难进行。为此,我们根据江苏省蚕研所潘传铭等四位同志所介绍的日本全年条桑收获法,深受启发。从七九年元月份开始,我们组织了一个小班子,在泮家公社曙光桑场进行了一年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情况分述如下:

二、试验方法

    (一)条桑育和普通育各设一个组,每组五人一十八亩桑树,其中春伐树三亩,夏伐树一十五亩。

    (二)两组桑树在同一丘的土地上,土质相同、树势相等,除虫中耕、追肥等均给予同等待遇。

    (三)两个组各配备小蚕专用桑园三亩,其中春伐树一亩,更伐树二亩,专供各季小蚕用叶。

    (四)为便于调查并力求数据准确,在两组大蚕桑园中直选择十株树势十分相近的桑树作为对照样品树,在各季按两种不同的收获方法进行收获并记录数据。

    (五)除春伐树外,两个组的大蚕桑园在春季发芽前均全面进行水平剪相,平均留条长度25尺左右。

    (六)两个组均采用春、夏两季大小蚕三回有,早、中、晚三季秋蚕大小蚕四回有,并全面采用五令蚕台育不除沙。

    (七)全年条桑育树收获法;

    在这次试验中,我们采用的是夏伐桑一年三次收条法。其具体方法是:春蚕小蚕期选用小蚕专用桑园中夏伐树上的片叶,四令至五令的第二天采摘拳上15市尺高度的枝条下段片叶和芽叶,并坚持自下而上,先拳下拳边,后枝条下部。

    五分期的第三天开始,逐行剪取枝条中上部的条叶进行条桑育,这一部分桑条包括051市尺的带叶枝条和225市尺的新梢(每根枝条上的新梢一般有二条)总长一米左右。

    春蚕一结束马上进行夏伐。夏蚕13令选用小蚕桑园中春伐树的片叶,四、五令采用新条下部成熟片叶(35片)和拳基拳下的止心芽,新条除个别过密、过弱的外,原则上保留而不刷掉。

    早秋蚕13令选用小蚕桑园中夏伐树上的片叶,四令期采搞准备保留的粗壮枝条下部的片叶,采摘强度占条上片叶的2530%,五令期删掉不合型的、过密的和比较弱小的枝条进行条桑育。平均每株疏条四点四条,占总条数的282%。

    中秋蚕的小蚕在小蚕专用桑园中全面选叶,四令期靠清理小蚕桑园中的老熟叶、弱条和止心芽,兼大蚕桑园枝条下部少量老熟片叶(这一部分片叶原则上少采或不采),五令期逐行剪取大蚕桑园中的条梢进行条桑育,剪后留存在树上的枝条长度约二点八市尺左右,并保证上端在留片叶45片。

    晚秋蚕主要靠小蚕桑园的桑叶,并利用大蚕桑园中可以利用的部分片叶,但避免采光。

 

              三、结果和分析 

 

             从表一和表二中说明:在给于同样肥培管理的情况下,采用一年三次伐条(以剪条、疏条、剪梢逐季配合的方法)只要掌握得当,对全年的产叶量并无明显的影响。本次试验仅减产05%。其主要原因是采用不同的收获方法,虽各季的产量出现开差,但从全年的角度上看,增减比重的变化结果是基本平衡的。其中条桑收获法虽夏蚕和晚秋两季的产叶量比普通收获法少,但早、中秋两季比普通收获法多,且增减比率的总和很接近。早秋期因试验桑除采摘枝条下部2530%的片叶外,还疏掉了近30%的枝条,故产量明显比对照桑高,这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中秋蚕,试验桑树上每根枝条仅留 45片叶而其余连梢剪下,对照 桑是条尖只留67片叶而下部片叶全部采光,在45片成熟叶与67片薄嫩叶重量基本相等的情况下,按道理因试验桑通过早秋疏条后,因条数减少故产量应该偏低,但实际上 恰恰相反。原因是试验桑通过疏条后,桑条长势极旺,到中秋收获时间测定,试验桑的平均 条长比对照桑长0.81市尺,且叶色油绿,叶肉肥厚。看来这与通过疏条后养份的高度集中和改善桑园通气性,扩大光照面,提高同、异化比率有密切关系。

至于试验桑在中秋期技条下部片叶发生老化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本年秋季旱情严重,从夏蚕结束至中秋上簇几乎是点雨未下。二是早秋期采叶偏少,仅采摘留用技条中总叶量的2530%(对照区的采叶强度达4550%)因成熟片叶存留过多,以致到中秋后期出现老化现象。三是通过早秋疏条,养份的集中使用,通气性的改善和光合作用的增强等,加快了枝条的生长速度,加过了条上片叶的成熟时间。                    

 

(二)从表三中说明:试验这一张种五令期的室内操作比对照还节省13个小时,且剪条条的速度比来片叶快三点二倍,如果春蚕期五令每张种的耗时量为900市斤片叶计算,即光来叶工一项,条桑育要节省洲.列。时,也就是说,五令条桑三回育比五令片。三回有每张种要节省33.6小时,以每8小时为一个工计算,就可以节省4.2个工,在秋季普通有采叶留柄的情况下,若采叶势条的办法来代替,其工效的提高比率就更大。可见条桑育是省力养蚕的一个好途径。

 

   可以看到,不论哪一季条桑叶质的保持能力都比片叶强,可见条桑最适宜用于少回育。
   四、两点看法
   (一)在这次试验中,早秋大蚕期我们只采摘存留枝条中的25-30%片叶,以至造成中秋期条下片叶出现老熟硬化的现象可见江苏蚕研所所介绍的在早秋期采摘存留枝条下部片叶占总叶量的50%是正确的。而且我们认为,在常年秋季高温干旱的地区,采叶比重还可以大一点。
   (二)采叶五令不除沙条桑三回蚕台育,必须注意抓好以下五项工作;龄    一、必须认真搞好养蚕前和—一四令期的消毒防病工作,要千方百计力求达到无病或基本无病进入五令期。因为采用蚕台条桑育,特别是在蚕台的层数多台面的幅度大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病情,要很好的进行淘汰隔离和蚕体蚕座消毒是比较困难的。二、在小蚕饲养阶段,必须认真抓好批次处理工作,技术管理必须在“齐”字上狠下工夫。否则必须在四眠期间通过提青分批、分批饷食、或不影响体质的可能情况下,适当推迟购食时间,以达到老熟齐一的目的,因为采用条桑蚕台育,要想通过提青留老、分批上簇是很困难的。三、必须建立占总面积15%左右的小蚕专用桑园,并最好以大约1:2的比例分别进行春伐和夏伐,要设法保证小蚕期不在大蚕桑园中采用。这样既可以保证树条的正常生长,又避免“白条”过多。四、为增大春季生长芽的比重,为春季条桑育创造条件,在春季发芽前的剪梢强度必须略大一点,也就是说,把剪口适当降低一点。五、在雨天或湿度较重的情况下,要注意适当控制条桑的用量,避免堆放过多。在本次试验中,早秋蚕试验区之所以产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在五令的第二、三天,喷湿的茶桑上得过多,造成座面湿气很重,酿沙发酵,条桑下层高温多湿,以致五令期的发病率试验区显著高于对照区。


一九八O元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