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幼聪
(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是较好的养蚕季节,我省近几年春茧产量常占全年产量三分之一以上。量叶养足养好春蚕,不但从情绪上对夏秋冬季蚕以及大影响,对全年的总产量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结近几年我省春蚕生产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结合今年生产实际,对于如何争取春茧丰收,就技术的角度提出几点看法,与大家商榷。
一、彻底消毒 认真防病
蚕无病才能茧高产。病原体的生命力很强,空头性软化病的尸体,在室内自然温度下保存半年,仍有100%的致病力。胃肠型脓病多角体,在阴暗潮湿处能活六百天。僵菌饱子在室内可存活二年。据试验,在发生过蚕病的蚕室中未消毒就养蚕,胃肠性脏病和空头性软化病等传染病,发病率可达70%以上,严重时常造成全部失收。去年我省晚秋蚕发病较普遍,养蚕后蚕室蚕县又未进行消毒处理,当前病菌残留量较多,春蚕发病的可能性较大,必须把消毒防病贯穿于养蚕的全部过程,才能确保蚕作安全,做到无病高产。
养蚕前蚕室蚕具和周围环境要进行彻底清扫和洗涤,然后用含l%有效氯的漂白粉澄清液喷布消毒。喷布雾点要细而匀,面面喷到,每一百平方市尺用药液五市斤左右,保持三十分钟以上的湿润状态和55” F以上的温度。金属和纤维用具,以及纸张、电器等,不能直接接触药液,以免损坏。能够密闭的蚕室,可在漂白粉液消毒的基础上,再用毒消散进行一次熏烟消毒,每立方公尺容积用药三克,或每间标准蚕室用药一市斤,消毒前先进行补湿,消毒时温度升至75” F,至少保持五小时,消毒后需密闭二十四小时。没有漂白粉和不能进行密闭的蚕室,可用1%的石灰装与0.2%的赛大散混合装进行消毒,想方设法为蚕儿创造一个无病菌的清洁生活环境。
养蚕期中,应继续做好消毒防病工作。首先要建立必要的防病卫生制度,如除沙后及调桑、给桑前要洗手,补湿用水要清洁,病死蚕不要随便乱丢等,防止人为带菌传染;第二,管理好林沙康8沙池要远离蚕室;第三,防止桑叶污染,采桑篓与sk沙篓要严格分开,贮桑室每隔一两天用含0.5%有效氯的漂白粉液进行~次消毒;第四,用5%赛力散防僵粉,或小蚕用含有效氯2%、大蚕用含有效氛3%的漂白粉防僵粉,于收蚁当天和各龄起蚕饱食前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如发生倡病时,可每天使用一次,直至扑灭为止。发生脓病、软化病时,可每天使用新鲜石灰粉~次。对于细菌性蚕病,可用500-1000单位氯霉素,在三龄添食一次,四龄二次,五龄三次进行预防。已发生细菌性蛋病时,可一天连续添食三次。按每市斤配好的药液喷在10斤桑叶上,一次添食完毕。 养蚕结束后,还需对蚕室蚕具再度进行洗涤、消毒,为下季养蚕做好准备。
二、阴 雨 低 温 防 止 缺 叶
春蚕阶段正遇梅雨季节,雨天多、气温低,寒流频繁。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三、四、五月份雨天较多,四月份有四次寒流侵袭。加之去年湖区部分桑园被水冲毁,秋季又遇严重干旱,桑园绿肥生长较差,今春如果再长期阴雨低温光照少,桑树生长发育缓慢,要十分注意防止春蚕缺叶。
l、桑叶测产,量叶养蚕。阴雨低温光照不足,桑叶生长缓没,必须多次对桑叶进行码产,量叶修订养蚕计划。测产的办法,一是根据历年产叶量,看当时桑树生长情况,进行粗略估产;二是选择有代表性的丘块,每亩随机取样或对角取样10---20株,调查每亩总条长,然后按平均每公尺条长产叶二两左右,测算每亩产叶量;三是在小蚕期选择有代表性的桑树,将叶全部采下称量,然后按三龄蚕时产叶量将比二龄增加40%,四龄比三龄增加20%,五龄又比四龄增加20%左右的增长比例,测算每亩桑园到用叶时的产叶量。即不要造成桑叶过剩,也不要出现叶尽蚕未老的现象。
2、适时摘芯,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在用叶前摘去桑芽顶芯,打破桑树顶端生长优势,不仅可以使桑叶成熟一致,提高质量,而且可使桑叶增产
4%以上。摘芯时间一般在大蚕用叶前二星期左右的晴天进行,即五龄蚕用叶,在二龄中或三龄饷食时分批进行摘芯。搞芯标准根据当时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如气温高,用叶迟,只搞去顶芯的嫩尖;如连日阴雨,气温低,离用叶时间短,可摘去嫩头及顶端的一、二片叶。
3、合理采叶,节约用叶。阴雨天采叶不能机械的集早晚采,必须看天气灵活掌握,抓住雨停空隙,,突击采叶。贮桑要讲究方法,据日本试验,利用低温(2.5°C)和调整贮藏容器内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桑叶可保持3—4个月不变质。我省在目前条件下,大蚕用叶一定要有专用贮桑室,将桑叶疏松堆成畦状,畦高不过一尺。特别当桑叶潮湿时,更要疏松通气,高堆紧压,会使桑叶加速发酵变质。喂叶要合理,要节约。据试验现行多丝量一代杂交蚕品种,平均每条蚕一生约食桑一十三克左右,每合蚕以二万至二万二千条计,共需片叶5
20-570斤,合芽叶624-684斤。我省春蚕以往一般每合蚕需芽叶1200-1600斤,浪费很多。江、浙先进蚕区,斤茧用桑13-16斤,我省在20斤以上。用桑过多,不但造成浪费,而且往往造成桑夷沙过厚,增加蚕座湿度,容易诱发蚕病。因此,不仅在阴雨缺叶的情况下,要节约喂叶,即使桑叶充足,也要看蚕合理喂叶,大蚕期要让蚕吃尽叶肉后,并吃下一部分叶脉时再喂叶。华容县潘家公社东风桑场,一九七八年春季严重缺叶,他们将五龄蚕饷食时间推迟五十小时,将喂叶从每天五回改为三回,结果平均每合蚕仍产茧八十斤,合理节约用叶并不会影响蚕茧产量。
三、适 时 催 青 收 好 蚁 蚕
蚕种出库、催青日期的决定,主要依据当年桑芽发育情况,并参照常年的时期,一般以湖桑开放三至四叶时着手在青为宜。我省常年在四月五日至十五出库蚕种,以四月十日为中心,湘南山丘区偏早,湘北平湖区偏迟。
蚕种出库后,途中需快运,以便及时进行催青工作。为使孵化齐一,最好以县为单位,集中在条件较好的蚕区,利用炕床、炕房进行储青工作。并结合举办技术训练班,总结经验,研究措施,至收蚁前一天或二天再发到各养蚕单位。
催育技术处理,关键在于做好温湿度、光线、空气调节工作,每天定时上下、左右、前后调动蚕种位置,并进行摇卵。戊3胚子前,每天上、下午各换气一队戊3胚子后,上、下午各换气二次。具体技术标准如下表:

收蚁是养蚕的第一个环节,一般在上午九时左右开始。要废除过去的打落、羽扫等不良收蚁方法,推广绵纸吸引收蚁法。先在蚕卵上放几根稻草心,称好绵纸重量记于绵纸一角,然后将绵纸覆在已出蚁蚕的蚕种上,将预先切碎烘干的桑叶撒在绵纸背面,蚁蚕闻桑叶香味后,很快都附着在绵纸上,十几分钟后,将绵纸揭起,倒去桑叶,连同蚁蚕称量重量,减去原绵纸重,即得蚁蚕重量,再将蚁蚕连绵纸放蚕箔中喂养。
四、改进饲养方法和饲养技术
饲 养方法和技术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当前我省应着重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改进:。
1、试行淘汰养蚕法。淘汰养蚕法是从收蚁开始到五龄蚕后期,不断淘汰尾批弱小蚕、迟眠蚕、座底蚕、发有异常蚕,选强去弱,择优饲养,使大批蚕整齐健壮。据华容、湘乡县近几年推行,不仅可以避免桑叶浪费,提高担桑产茧量,而且可以预防蚕病,增加总产量和产值。
2、坚持小蚕覆盖育。小蚕饲养,要贯彻一个“细”字,很抓一个“齐”字,落实一个“壮”字。根据小蚕对高温多湿和二氧化碳抵抗力强的特点,对一、二龄蚕可用塑料薄膜上盖下垫,三龄蚕只盖不垫,以保持茶叶新鲜,便于消毒防病,稳定温湿度,使蚕儿生长发育快而整齐,体质健壮,为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3、推广大蚕省力饲养。如条桑育、少回育、蚕台育、屋外育等,节省大蚕期间的设备、劳力,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4、改进上簇工具。积极推广折簇、娱蚣簇、废除棉梗、菜子杆、竹枝等不良簇具。做好选茧分级出售工作,达到高产多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