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桑蚕品种审定小组 为了加快我省夏秋蚕品种的革新步伐,今年,我省继续对近年从外省引进的新九× 7532,东13×7532,539×7532等三对夏秋蚕品种进一步进行饲养比试鉴定。鉴定基点选定在常德、湘潭、浏阳、屈原、湘西自治州等五个国营蚕种场(站)和华容县潘家公社永红大队三分场,浏阳县北圣公社大江大队后垅生产队,株州县马家河公社古桑洲生产队,澧县官垸公社蚕桑场等四个农村养蚕场队共九个单位;省蚕科所综合研究室蚕种组,承担实验室小区的鉴定任务,原种繁育室所属各组亦同时参加生产鉴定,湖南省津市缫丝厂负责检验各品种样茧的茧丝质量。
饲养比试安排在早秋和中秋两个蚕期进行。早秋在农村九个比试基点和省蚕科所三个组共一十二个单位进行比试鉴定。参加比试的蚕种张数是:新九×7532一百二十六张,东13×7532四十五张,
539×7532一百一十八张,东34×苏12五十九张。中秋在农村八个比试基点和省蚕科所三个组共一十一个单位进行比试,蚕种张数是:新九×7532一百二十四张,东13×7532三十二张, 539×7532一百二十六张,东34×苏12六十五张。同时,夏秋季在面上试行扩大推广539。7532蚕种四万三千余张。现将鉴定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鉴定方法
工、饲养比试以东34×苏12作第一对照种, 539×7532作第二对照种。
2、比试计量单位;实验室小区鉴定,以克蚁和实际饲养蚕头数为计量单位,每品种收
蚁量一点二克,到四令起除后分成三个小区,每小区数蚕四百分;生产鉴定以克蚁为计量单位,每八点五克折算一张蚕种,每次饲养比试蚕品种和数量,农村各比试基点,一般为一个新品种和一个对照种,条件较好的单位饲养二个新品种和一个对照种,各品种每次饲养数量一般为五至十五张,省蚕科所原种凡育室各组的生产鉴定均饲养全部试验种和对照种,每品种饲养蚁量在七十五克以上。
3、检验丝质的样茧,从实验室小区鉴定中提取,每次各品种随机抽样鲜毛统茧五市
斤,由澧县城关收茧站用热风灶一次烘成全干茧,送津市缫丝厂试缫检验。
二、鉴 定 结 果
五、发育经过:新九X 7532和东13×7532的全令发育经过,早秋一般为一十八至一十九天与两对照种相近,五令经过以新九×7532最短,为五天至五天半,比对照品种短半天,东13×7532为五天半至六天,与两对照种相近。中秋全令经过及五令经过,四对品种均为二十至二十二天和七至八天。
2、体质强健度:根据实验室鉴定调查的虫蛹统一生命率来比较,早秋和中秋两季平均
成绩都达到百分之九十三以上,但以新九×7532最高,达百分之九十六点八五,东34×苏12和东13×7532次之,约百分之九十五至九十六, 539×7532略低,为百分之九十三点一九。
3、产茧量:从实验室鉴定调查的万头产茧量和担桑产茧量来比较,东34×苏12较
53 9×7532略高(万头产茧量高二点二五斤,担桑产茧量高零点四三斤),东13×7532及新九×7532和539×7532相比大至相近。但从农村生产鉴定调查的克蚁产茧量来看,539
×7532较东34×苏12稍高(高零点二七斤), 539×7532与新九×7532相比,产茧量很接近,与东13×7532相比,
539×7532表现出略高的趋向。
4、茧质:无论实验室比试或生产鉴定,茧层率均以539×7532最高,一般为百分之二
十至百分之二十一,新九×7532和东13×7532次之,东34×苏12最低,一般只有百分之一十八,低百分之二至三。
5、丝质:单茧丝长以539×7532最长,为八百六十三米,比其他三对品种长七十至八
十米,解舒率以新九×7532最高,达百分之七十点六,东34×苏12次之, 539×7532和东
13×7532较低。鲜茧出丝率,以新丸×7532最高为百分之一十三点一六, 539×7532和东13×7532次之,分别为百分之一十二点三三和百分之十二点一七,东34×苏12最低为百分之一十一点五;净度方面,新九×7532,东34×苏12及 539×7532大致相近,为九十五至九十三分,东13×7532略差为九十分,纤度均偏细,约在二至二点一D范围内。
三、小 结
1、通过连续几年来的多点饲养鉴定及农村的逐步试行扩大推广说明, 539×7532(正反交)这对品种,具有发育齐一,经过短,体质较强健,丝量较多等特点,与东34×苏12相比较,发育经过和生命力及产茧量均相近,但茧丝量均显著优于东34×苏12,单茧丝长长八十余米,茧层空达百分之二十至二十一,高百分之二至三,鲜茧出丝率在百分之十二以上,高百分之二,普遍受到蚕农和丝厂的欢迎,可以作为我省目前夏秋蚕主要推广的品种,取代东34 X苏12,但该品种在上簇时游山蚕较多,喜吐平板丝,不少养蚕场队实践证明,只要采用营茧位置较多的簇具,及时将游山蚕拾出另行上簇,可以显著减少吐平板丝的损失。
2、鉴定成绩表明,新九×7532(正反交),该对品种,具有发育经过短,体质强健,产茧量较高,茧丝质较优良等特点。与539×7532比较,发育经过和产茧量均相近,生命率略高,但茧层率约低百分之一,单茧丝长短七十余米,且蚕种约有百分之五至八的再出卵,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
3、东13×7532经过两年的连续多点饲养比试,表现眠起相当齐一,饲育处理方便,体质较强,尤其是东13的原蚕繁育比较容易,但茧层率和鲜茧出丝率较 539×7532略低,净度较差,如能在茧质和丝质上进一步提高,将可望是一个优良的夏秋蚕品种。
一九八一年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