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江县多种经营办公室 中江县一九八一年春夏蚕有兴发、继光、临江、泥金、太和、三合等六个公社的一百八十一个大队实行以公社或大队统一经营专业化共育小蚕,共育蚕种三千四百一十二点五张,三龄或三龄起蚕将小蚕以商品形式出售给生产队专业组或专业户饲养。从春夏两季试点的情况看,小蚕专业化共育能收到省人工、省桑叶、省投资、防病、高产的经济效果,并能适应一年四次养蚕和千家万户专业养蚕的新形势。
一、省人工。六个公社春蚕发种二千二百一十一张,上专业人员二百三十六人,人平养蚕九点四张;夏季发种一千二百零一点五张,上专业人员一百二十九人,太平养蚕九点五张。比生产队土坑育一人养蚕五张,提高劳动生产率百分之八十八,比不搞共育分户养小蚕一人负担二张种,提高工效三点七倍。
二、省桑叶。由于共育室能较好地保温保湿,有利蚕儿正常生长发育,且能缩短蚕期,节省桑叶。六个公社春蚕平均饲育十二天,三龄起来卖蚕,共喂桑叶二万零四百七十斤,张平用叶九点二斤;夏蚕平均饲育九天,三龄卖蚕,共喂桑叶九千一百二十七点六斤,张平用叶七点六斤。比不共育的一般到三龄张平用叶一十二至一十五斤节件桑叶百分之三十六点七至四十九点三。
三、省投资。六个公社春蚕平均一张小蚕卖六元七角(包括蚕种款),夏蚕平均一张小蚕卖七元一角,比过去分户饲养或以生产队一般共育节省较多投资。如兴发公社去年春蚕七百四十二张,由一百二十四个简易蚕棚饲养,用劳力一百八十五点五个;今年春蚕八百张种,只用劳力八十六个,仅为去年用工量的百分之四十六;去年养到三龄用叶一万五千斤,张平用叶二十斤,今年同期只用叶五千六百七十二斤,张平用叶七点一斤,仅为去年用量的百分之三十五点五;去年分散消毒用漂白粉、石灰等消毒药物款七百八十元,张平一点零五元,今年集中消毒用药物款二百五十二点五元,张平零点三二元,仅为去年用款的百分之三十点四;去年用煤油款一百七十五元,今年用煤油款四十九元,仅为去年煤油款的百分之二十八。
四、能有效地控制蚕病发生。小蚕专业化共育,领导和技术力量集中,养蚕前蚕房蚕具的一扫、二洗、三刷、四刮、五泡、六蒸、七消、八熏的消毒防病措施一般都能贯彻实施。蚕期中的蚕体消毒、地面消毒、叶面消毒、踏灰入室、洗手给桑和养蚕后的蚕房蚕具消毒也能落到实处,还能更好的淘汰头尾蚁病弱蚕,促进蚕儿发育整齐,健壮成长。
五、能获得高产。今年虽然自然灾害严重,春蚕期先旱后低温,夏蚕先遇高温闷热,后遭特大洪灾,但小蚕专业化共育的六个公社,春蚕单张产茧六十六点六斤,单张产值一百一十四点八元,比全县平均单产高五斤,单张收入增加八点五元。兴发公社春蚕共育蚕种八百张,单张产茧六十八点六斤,单张产值一百二十七点三元,比全县平均单产高七斤,单张收入增加一十七点五元;夏蚕共育的单张产茧六十点四斤,单张产值九十五点九元,比全县平均单产高一
十三点四斤,单张收入增加二十四点五元。
六、能适应四次养蚕。在全年四次养蚕的布局中,往往夏、秋、晚秋三季蚕间隙时间
短,蚕前和蚕后消毒时间紧。实行小蚕专业化共育后,蚕房共育到三龄才卖蚕,小蚕共育室和大蚕室消毒时间就有了空隙。
七、能适应当前农业生责任制的调整。目前,“四边”桑随田土到户管理,专业户养蚕面大大增加,养蚕技术一时跟不上,实行专业化饲育就能有效贯彻科学养蚕技术,克服养蚕面大、分散,不利技术管理的新情况。
小蚕专业化共育目前尚处在试点阶段,还缺乏经验,具体问题也不少,需要妥善加以解决,才能不断完善提高,更好地促进生产的发展。
选自《四川蚕业》1981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