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象 虫 的 越 冬 与 防 治 对 策

             山东省昌潍农业学校  董廷宣

  桑象虫又名象鼻虫,属鞘翅目,象甲科。此虫是为害桑芽的主要害虫,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半截枝皮下的化蛹穴内越冬。成虫在春季食害冬芽及萌发后的嫩芯,降低发芽率,影响夏蚕饲料的供应。夏伐后为害剪留部位以下的桑芽或新梢,严重时常将整株桑芽啃光,不能萌发,成为死株。近年来,因个别地区忽视防治,受害逐步加重。为了摸清该虫越冬与防治的关系,以找到经济、合理、高效的防治措施,近年在我省部分密植桑园中,对桑象虫的越冬及防治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如下:

             一、桑象虫的越冬部位调查

  冬季桑树落叶后,在桑象虫受害较量的密植桑园内,对在枯拉内越冬的桑象虫进行了调查,在取样调查的桑树枯桩中,桑象虫成虫全部集中在夏伐后残留的枯桩中越冬。并且,枯枝长短与桑象虫越冬数量有直接的关系,随着枯桩长度的增加,其内越冬的桑象虫数量明显增多。由此看出,桑象虫的越冬虫口基数与桑树夏伐时留桩长度成正比。结果详见表。

            二、桑象虫的冬季防治措施

  经上述调查看出,冬季桑园劈除枯桩、清除越冬场所,彻底消灭越冬虫口,是减少来春及夏季虫源,避免造成年内为害的关键措施。
  (一)剪除枯桩适期:在整个冬季桑树休眠期均可进行。据调查,桑象虫在春季从枯桩上越冬穴外出时间多是3月下旬至4月上旬左右,劈除枯桩适期应力争安排在桑树落叶后至明春此虫出穴活动以前。
  (二)剪除方法:用剪刀或手据将桑树上的枯桩、枝从基部进行剪除,拿出桑园,用火烧毁,以防该虫爬出后再飞回桑园。如剪除枯桩彻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