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 春 制 越 年 蚕 种 的 保 护

湖南省农业厅蚕种冷库 彭林晖

  优质的蚕种生产出来后,如果得不到合理的保护。就会发生死卵和孵化不齐。蚕儿孵化出来后,也会体质弱,生命力低,给养蚕带来损失,挫伤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因此,蚕种的保护工作,是一项不可忽视和十分重要的工作。下面,就谈谈我们对春制越年种,是如何进行保护的。
  一、产卵初期的保护
  蚕卵产下后的一周之内,是胚子形成阶段,蚕种发育快,呼吸很旺盛。此时要求有充足的新鲜空气.应严格杜绝接触有毒有害气体,注意蚕种不可堆积,避免剧烈震动和磨擦。保护室内应具备保温防湿、能通气换气和防虫鼠伤害等条件。温度以24℃相对湿度以75-80%为适宜。另外,挂种架应扎成南北垂直方向,顶端距墙1.5尺以上,蚕种布应离地面3尺以上,产卵布与布之间应相距2-3寸的距离,以利通风透气和减少上浆布上发霉生虫而损害蚕卵生理。
  二、夏期和早秋期的保护
  当越年性蚕种呈固有色后蚕卵已进入滞育期,需要接触一定时间的高温,以达到进一步稳定其滞育。在这段时间内,一般都将蚕卵放在25℃进行保护。温度过高,卵内养分消耗多,易产生死卵。所以,应尽力避免30℃以上的高温。特别是32℃以上的高温,保种室外面除应有凉棚遮阴,室内门窗可加挂棉帘。白天温度过高时应关闭门窗,待夜间外温降低后再开窗换气,在第二日气温回升前再关闭门窗。同时,还要注意保种室内的合理湿度。过干,卵内营养消耗过多;过湿,易发生虫害和霉变。过干过湿都会影响蚕卵生理,所以要求温度修持在75-80%左右为宜。
  三、中秋期到初冬期的保护
  蚕种接触高温的时间有一定的安全期限,一般不能超过90天。而以60天为最安全。如延长接触高温时间,就会缩短蚕种耐冷藏的时间,解除滞育也会推迟,具体应用一般是根据用种时间来决定蚕种接触高温时间的长短。原则上是春制种接触高温时间长,秋制种接触高温时间短。因此,春制种要求从9月份起,蚕种的保护温度应逐渐降低。这时,自然湿度虽也在下降,但不稳定而时有回升和过早出现寒流。为防止过高温度和过早接触低温,在9月中旬一10月,保种室内应保持在20℃左右的温度,蚕种在这种温度中保护既不伤害蚕卵生理,又不解除蚕种滞育。从11月份起,应将温度从20℃逐渐降至18—17℃,再逐渐降至13-12℃,此时如遇气温回升,要求在白天仍应关闭门窗,开窗换气改在夜间进行。如道低温寒流,应及时设法升温保持目的温度。在这段时间内,要防止过早接触17.5℃温度特别最15℃的温度,如蚕种接触17.5℃的时间较长,就会有一部分蚕种解除滞育,一旦再遇高温,就开始逐渐发育。而解除滞育漫的蚕种却还没有解除滞育,于是在同一批蚕种中,就会产生蚕卵胚子发育不齐,而影响孵化率。
  此外,如蚕种接触高温的时间过长,而接触必要的低温时间又不足的话,蚕种解除滞育不充分,也会造成孵化不良。因此,在10月份,蚕种的保护温度还不能降至20℃以下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温。同时因蚕品种不同,解除滞育的难易也有区别,对于易解除滞育的蚕品种,不宜过早接触低温。一般来说,中系品种较日系品种易于解除滞育。这一点。在保种时也应注意到。
  四、冬期的保护
  11月下旬—12月份。应把蚕种保护温度从12℃—13℃再逐渐降到10℃—7.5℃—5℃,这个时期;蚕种开始逐渐解除滞育。
  12月初至中旬,为我省的散卵浴消适期。由于浴消操作中的各种物理刺激,而加快了蚕种滞育的解除。因此,操作时,要求水温高于气温,水温一般掌握在10℃为宜。
  浴消店的蚕种,不宜再接触10℃以上的温度。最好将蚕种保护在5℃的环境中。待蚕种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给予称量装盒整理。整理后的蚕种,仍应在5℃的库内保护,一方面可抑制已解除滞育的蚕卵发育。另一方面又能促进未解除滞育的蚕卵解除滞育。因而,在5℃中保护。具有双重保护作用。待蚕种在5℃中保护至甲胚子,即所有的蚕种都已基本上解除了滞育,再把温度降至2.5℃保护。
  五、越冬后的蚕种保护
  蚕种在2.5℃的温度下一般冷藏时间为50—60天。但实际上应根据用种时间来确定冷藏时间的长短。如预计蚕种在这月中旬出库,那么,蚕种宜在2月下旬出库进行中间感温。如预计在6月中旬出库,蚕种则宜在4月下旬出库感温。感温中应注意每天应按时观察蚕卵胚子发育情况。以便及时掌握第二次入库运期的胚子,防止错过入库期,一旦蚕卵到达入库胚子应及时将蚕种重新转入2.5℃的内库保护。直至出库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