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县农业局经作站)
1990年是安乡县蚕桑生产快速发展开端的一年,全县蚕桑生产在7月中至9月底持续82天高温干旱的条件下,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具体表现在:面积扩大,养种量增加,总产增加。全县共有桑园面积2205亩,受益面积1355亩,新扩850亩,全年共养蚕种6459盒,比上年增加2451盒,共产鲜茧149吨,比上年增加18.5吨。全年平均每100公斤鲜茧价969.8元,总产值144.502万元。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绩,我们的体会是:
一、各级领导重视,宣传发动抓发展。
1990年我县被列为湖南省蚕桑基地县之一,全县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在蚕桑生产上做了四件事情:(l)成立班子:我县根据省政府四号文件规定,相应印发了县政府办发1990(07)号文件,成立了县蚕桑领导小组,已挂牌在县政府办公,由副县长熊贻彬任组长,组员由县农委、县多经办、县农业局、县供销社主要负责人组成。各乡镇由抓多种经营的机构抓蚕桑发展,全县23个乡镇均有3人以上的蚕桑领导班子。(2)层层宣传发动:全县先后召开了党委书记会议一次,管农业的乡长会一次,抓多科经营的副乡长会3次,共5次会议,专题研究我县蚕桑生产发展的前景与对策。并要求各乡镇认真作好宣传工作,抓住典型进行宣传。(3)现场参观:县委书记洪明祥带领党委书记参观了澧县张公庙乡蚕桑场、省蚕科所、津市渡口镇成片2000亩桑园的现场。县多经办组织管多种经营的副乡长参观了本县安造乡蚕桑场,乡镇组织各村负责人参观本县、外县养蚕高产典型。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如安丰乡政府组织参观了津市渡口镇蚕桑基点、汉寿围堤湖桑想渔塘等地的经验后,发展蚕的劲头倍增。(4)资金支付:今年我县引进苗木数量大,资金较紧张,县财政、农行、开发办十分重视,已安排14万元低息贷款专门用于调运桑苗,县扶贫办安排5万元贴息贷款专门扶持蚕桑生产,解决了当务之急。
二、综合分析,全局考虑, 合理规划。
今年我县发展蚕桑生产,领导认识高,群众积极性高,发展面积大,今冬明春计划新扩桑8000亩,至1991年冬全县计划发展到12800亩。根据这种情况,县政府、县多经办要求各乡镇发展蚕桑应在不与粮棉争地的前提下,确切地落实到村到户,不搞强制发展,因地制宜规划。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相应作出了规划,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发展。其一是利用河洲、外滩发展。我县河流湖泊多,外洲河滩面积大,除了部分种芦苇外,仍有近5000亩未加利月,考虑洪水因素,规划植桑外洲河滩有2800亩,其二是利用农民宅基隙地庭园植桑,我县农户房前屋后土地可利用的较多,除了部分植果树外,部分农户将柴树林改植桑园,加上少部分未利用的农户庭院,已作规划发展的庭园桑面积3820亩。其三是利用废间堤发展。利用无农药污染的废间堤发展桑园2800亩。其四是低洼湖田改成桑基渔塘,全县规划3040亩。在发展规划中对苗木采用三条渠道解决。一是外调良种系苗,今冬明春规划调苗630万株,二是自繁苗木。全县已建苗圃70亩,可出圃苗木200万株;
三是调入良种杂交桑籽,直播密植成园,计划明春调入桑籽 171公斤。
三、摘好植桑养蚕配套服务,促进生产发展。
今年我局在栽桑养蚕技术服务方面主要抓了二件事,其一是蚕种与蚕药配套服务。自夏蚕起,我县农业局经作站根据省农业厅文件规定,实行蚕种归口管理。在搞好蚕种服务工作中,根据新养蚕户多,养蚕技术水平低的情况,对蚕农实行一次性收费,蚕药和蚕种一起发放,在发放蚕种和代购蚕药过程中,对有关技术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反复宣传,除了本局3人长期负责这项工作外,忙时请安造、安凝、大鲸港蚕桑场技术骨干协作咨询,解答农民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二是组织印发技术资料。今年先后在澧县、省蚕科所、省农业厅、省丝绸公司组织技术书籍700本,
小报登载技术文章3次,印发蚕药说明书5000份,通过以上服务,我县养蚕农户高产典型涌现不少。如安凝乡自治局村陈克梯,4亩桑园共养蚕25张,产茧1000公斤,产值过万元,亩平产值达2500元。又如安康乡育城村石林春,现有桑园3亩,养种18张,产茧
450公斤,亩平收入1500元。
四、协调部门关系,促进发展。
今年由县蚕桑领导小组、县多经办组织召开了农业与收购部门会议,协商两家工作,要求做到农商两家全力协作为广大蚕农服务,为发展我县蚕桑生产出力。供销收购部门要求在收购过程中严格按质论价,并和农业部门一道搞好蚕桑培植工作,扶持蚕桑农业生产;农业部门负责蚕桑生产技术服务工作和蚕药、蚕种供应工作。通过努力,初步取得了一致。
五、存在问题
我县蚕桑生产一九九○年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存在问题仍然不少,表现在:(1)养蚕农户增加,桑园面积少,无叶养蚕户主要靠野桑养,由于桑叶供应不及时,加之农药污染,许多养蚕农户因此失收;(2)养蚕技术水平普遍低,应变能力差。今年7月至9月底
我县持续82天高温干旱,共降雨66.1毫米,桑园叶片因干旱过早老化,中秋蚕、晚秋蚕叶质差,加之蚕室温度高,湿度小,部分农户两季失收,全县两季蚕盒平产茧均在15公斤以下,但仍有少数农户,如安康乡有城村石林春桑园已抗旱,用氯毒素喷叶增加桑叶水分,预防了蚕病。中秋、晚秋盒平产茧过25公斤。(3)供销收购部门按质论价不够严格,茧质差。蚕农养蚕追求产量,不顾质量现象严重。
1990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