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蚕桑生产经验考察汇报


浏阳县赴浙蚕桑生产经验考察组

     9月25日至10月2日,浏阳县农委李水生副主任、县农业局古天奎副局长等一行6人,赴浙江省嘉兴市进行了蚕桑生产考察。
     嘉兴市共有桑园面积44.88万亩,35万养蚕户,产茧量上万担的乡镇有48个,上2万担的乡镇有8个;全市有9个蚕种场,年制种130万盒,产值近2000万元;有蚕种冷库2座、蚕种催青室19个;有丝绸企业77家,丝绸工业年总产值3.25亿元,外汇出口创汇1.37亿美元。
     该市桐乡县同福乡,现有桑园面积6590亩1988年已突破1000吨蚕茧关,1989年达1450吨,预计今年产茧1500吨。该乡1989年养蚕48万盒,亩桑产茧227.5公斤,亩桑产值2575.30元,全乡产量达500公斤以上的大户有121户,乡办丝厂年产白厂丝83吨,创汇342万美元。
     他们的主要经验有四点:
     一、领导重视,分工明确。
     县政府有一名主管蚕桑生产的副县长,农业局有一名主管蚕桑生产的副局长,乡镇有一名主管蚕桑生产的副乡(镇)长。农业局主管蚕桑生产包括制种、供种、桑苗繁育、桑园发展及蚕桑技术指导。供销部门主管收烘,丝绸公司经营蚕茧。各县农业部门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蚕桑技术服务网,全市共有蚕桑技术干部251人,蚕桑技术辅导员182人。
     二、稳定价格,完善承包。
     该市198年收购均价每公斤鲜茧11.32元,桑园承包由短期改为长期,由经常变动改为相对稳定,有效地维护了蚕农的利益,调动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
    三、狠抓两个基础建设。
     (一)抓桑园基础建设。全市每年从蚕桑改进资中拿出近500万元对桑园进行改造,每年有5000万株桑苗用于补缺扩种,现在全市年产叶量1500公斤/亩以上的一类桑园有10万亩。产叶量1000公斤/亩以上的二类桑园有22万亩。
     (二)抓蚕种基础建设。
     该市桐乡县有蚕种场3个,年制种量达58万张,蚕种场制种以原蚕区制种形式为主,每个蚕种场都安排有11—35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比例占 85%以上。在资金、福利方面给予优惠,每年从蚕桑改进费中提取300万元作为蚕种场固定资产投入,现该市蚕种场全部配有空调及交通工具。
     四、各行各业支持蚕桑生产。
     全县金融、物资、信贷、供销等部门互相配合,大力支持。用于蚕室、蚕具更新或添制的物资。如水泥、钢材等都实行平价供应,用于修建蚕室的基建优先审批,用于蚕桑生产的经费优先保障。
    嘉兴市的经验,不仅值得浏阳县学习借鉴,而且对全省的蚕桑生产发展,都有普遍的学习效仿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