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芙蓉湘晖  提高繁育系数


吴春泉
浙江省嘉兴市农林局

     蚕桑生产是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1990年生产蚕茧49200吨,占全国产茧量的十分之一,占浙江省产茧量的42%以上。仅茧款收入一项就达39011万元。蚕茧又是出口的拳头产品,全市1989年丝绸出口创汇13700万元。蚕桑对振兴嘉兴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蚕农和丝绸工业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蚕茧质量,提高蚕业的经济效益。优良的蚕品种是提高蚕茧产量质量,提高整个丝绸行业经济效益的关健所在。近年来,我省对蚕品种的更新作了很大努力,选育了以菁松皓月、浙蕾春晓为主的好养、质优、高产的春用优良品种。然而,夏秋品种虽选育了几对,但仍不够理想。为了寻找夏秋蚕稳产高产、质优高产的优良品种,我们从1985年起,引进了芙蓉湘晖,六年来,共饲养216934张。结果深受广大蚕农和丝绸工业部门的欢迎。该品种具有抗逆性强、抗氟力强、好养、茧层率高、干壳量高、茧价高、解舒优、茧丝均方差小等优点。1987年引进原种进行试繁,几年来共繁育蚁量3786克,生产蚕种73512张,三年平均克蚁单产19.42张。对该品种性状,我们从实践中不断进行摸索总结,从不认识到逐步认识,产量从低到高,如王店蚕种场,1987年春繁育300克蚁量,由于对该品种的性状未能掌握,技术措施未能用到刀口上,所以成绩较差,该年的平均克蚁制种量只有12.06张,他们通过认真总结,找出差距,改进技术措施,充分发挥了品种优势,成绩明显上升,1990年春饲养了1950克,生产蚕种40098张,平均克以制种量20.56张,芙蓉的克蚁收茧量从1987年的3.57公斤,上升到1990年的4.41公斤,死笼茧率从1987年的2.75%,下降到1990年的1.50%,克蚁制种量从1987年的9.91张,上升到1990年的21.75张。湘晖的克蚁收茧量从1987年的3.38公斤,上升到1990年的4.13公斤,克蚁制种量从1987年的13.94张,上升到19.36张。三年饲养成绩见表一。嘉兴蚕种场和海宁蚕种场1990年春饲养成绩见表二、表三。几年来,对养好芙蓉、湘晖,提高克蚁制种量有以下几点粗浅体会。

     一、把好催青第一关
     芙蓉湘晖全龄经过相差2一3天。芙蓉全期经过47天,湘晖全期经过49~50天。所以催青日差以2-3天为好。饲养量小,设备宽的均可差2天,饲育批大,数量多,设备紧张的场可差3天为宜。湘晖比芙蓉早2-3天出库催青,蚁量比例100:100或100:105。催青用10足天.为保证羽化齐一及防止生种发生,春期原种催育期宜用79-80℉度的偏高温度。
     二、选好桑叶养好蚕
     芙蓉小蚕期容易发生大小蚕,所以小蚕期用叶以适熟偏嫩为宜,不宜用过于成熟的叶子,以防止小蚕发生。而湘晖则对叶质,要求较高,一定要强调选用适熟叶。避免用偏嫩桑叶。大蚕期芙蓉用叶,一定要充分成熟。以减少不良卵的发生。该品种体型不大,食桑比较旺盛,给桑量要厚、要均匀,以保证其充分饱食,湘晖逸散性较强,收蚁感光不宜过早,每次给桑前要做好整座工作。
     三、控好温度严管理
     芙蓉对温度的敏感性相当强,在相同的条件下,温度升高而加快其发育的影响要大于其它蚕品种,芙蓉的熟蚕和蛹体的体壁较薄,容易受创伤。所以操作时动作要轻,而茧形较小,而且多为圆形茧(球形茧)。茧内空隙较小,削茧时容易创伤。所以,一方面对削茧工人要加强宣传和培训,使其熟练工艺,减少削伤,另一方面,在削茧的前一天对种茧进行加温,促使茧子硬一点,避免因茧子潮而茧壳软,减少削伤,减少损失。
     四、抓好发蛾调节关
     芙蓉羽化早,发蛾涌,雄蛾比较活泼,感光不宜过早,雄蛾较难冷藏,交配中很容易散对,如遇高温时,宜提早捉蛾,同时,必须加强雄蛾的冷藏工作,摊雌蛾的密度应适当偏稀,以防蛾尿相互污染造成展翅困难而遭损失。湘晖羽化迟,发蛾慢,感光宜适当提早,捉蛾交配宜适当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