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我所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下属的一个专业研究所,在全院的12个研究所中属于中等规
模,是成立于1953年的一个老所。全所定编职工97人(其中科技人员57人,行政管理人员5人,工人35人),目前在编职工78人(其中科技人员8人,行政管理人员2人,工人28人),退休职工26人。1992年全所得事业费28.7万元(包括退休职工),人均事业费仅2760元,满足不了工资等人头经费(年均3120元/人
)的需要,根本不能用于对科研和开发的投资。
一、多渠道争列课团,确保科研经费
科学研究是我所的基本活动,出成果、出人才是研究所的主要任务。为了确保科研的正常开展,我们针对我省蚕业生产中的薄弱技术环节和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本所的人才技术优势和设施设备潜力,定期或不定期提出研究项目,向有关部门、有关领导宣传各研究项目的目的意义、国内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等,争取支持,立项研究。通过所领导、研究室领导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我所“八五”期间的科技项目已达30项,支持总经费达197.85万元,年均39.57万元,按在编的48名科技人员计,人均科研补助经费达8240元,可满足全所开展科技活动的基本需要。

“八五”科技项目包括蚕桑实用品种选育(春蚕品种、夏秋蚕品种、抗性蚕品种、常规桑品种、多倍体桑品种等)、蚕桑种质资源研究、蚕桑生物技术研究(组织培养、外源基因转移等)、评茧技术研究(含荧光数模评茧仪研制)、蚕病防治技术研究(病原、新蚕药研制等)、养蚕技术(人工饲料、
ACC添食育等)、桑园除虫剂等开发、公害防治研究等。
在科研经费管理上,采取专题核算、专款专用、结余留用,提存奖励,超支自负的办法,扩大研究室、课题组的自主权,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990和1991这两年共获院科技成果1等奖2项、院科技成果2等奖4项,获杭州市科技进步2等奖1项,获省科技进步2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3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4等奖1项,获部科技进步3等奖1项。
二、积极开发创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六五”、“七五”我所先后在蚕品种、桑品种、蚕药、综合利用、评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为加速这些成果的推广,我们发动全所职工,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以研究室、课题组为单位,开发创收。据1991年统计,全所创收净收入23.9万元,按在编职工78人计,人均创收净收入为3064元。主要创收项目如下:

科技开发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例如我所育成的几对蚕品种累计推广量:浙蕾×春晓已达220万张左右,新杭×科明260万张,蓝天×白云150万张,芳山×(星·明)130万张,芳华×星宝3万张,其母种和原原种主要由我所繁育;又如我所研制的新蚕药蚕菌清的推广量已达700万包(每包20万国际单位,可供60万张蚕种使用),其中50%左右由我所生产。
三、努力改善设施设备,增强后劲
不论是科研还是开发创收,都需要一定设施设备。在省政府、省丝绸公司、省农业厅及本院的资助下,1990年到今年8月为止,我所增添或改造了下列设施设备,科研和开发的条件得到了改善,所貌略有改善。
锅炉更新投入约7.0万元
桑园水泥道路投入约7.5万元
2000m2育种楼投入约75.0万元
茧检定烘茧机投入约2.1万元
蚕种专用车投入约8.5万元
空调等投入约10.0万元
蚕室大修投入约8.0万元
电算文字处理系统等投入约4.0万元
合计 122.1万元
1992年冬拟建制丝实验室700平方米,预计投资约25万元,以改善茧质测试条件。
四、拓宽思路,改革开放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鼓舞下,各行各业的改革浪潮滚滚向前,锐不可当。我们蚕业科研单位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在这里我很想学习一下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并建议将蚕业科研单位的改革开放作为专题,展开讨论,集思广益,达成共识。下面,谈点想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试验。要跳出传统的栽桑、养蚕、育种、蚕病等单纯的科研小圈子,把视野扩大到加工和商贸流通领域,走向社会,走向经济领域,走向海外。我所除了继续抓好蚕种、蚕药、蚕丝肽系列产品、成果有偿转让、国内有偿技术服务等现有的开发创收项目之外,拟再开辟商品房(与海宁市建设银行合作)、海外技术服务(正与老挝农业开发公司洽谈)等新的开发创收项目。
其次,在管理体制上将实行人才分流,一所两制。一部分人主要搞科研,研究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另一部分人主要搞开发创收,参与生产、流通、服务等领域。在职称上,设研究系列和开发两种岗位,制订两种不同的考核、晋升标准以及奖励办法。在开发形式上,个人承包、课题组开发、研究室开发、所里开发一齐上。
在知识产权上,除了国家已有的规定外,在蚕品种、桑品种方面建议大家好好讨论一下,提出建议,报农业部科技司,供他们和国家专利局在研究农业品种专利保护法时的参考。
最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湖中,希望我们蚕业院校、研究所之间要加强联系,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共同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