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蚕区第三协作会于1993年11月7日至13日在江西省庐山举行,来自广西、云南、
湖南、福建、贵州和江西6个省区蚕桑生产、科研单位的代表一共4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
了三年以来的协作成果;交流了一年来各省区蚕桑生产发展情况;分析了产销形势;讨论了蚕区发展二高一优蚕业的优势与努力方向;参观了江西省蚕茧产量最多的修水县,得到该县委、县政府的热情接待、会议期间,江西省农牧渔厅
的领导看望了与舍代表。会议代表一致肯定,第三次协作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会议情况纪要如下:
一、南方小蚕区的协作活动富有成效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通过小蚕区开展的协作活动,能及时交流各省区发展蚕桑生产的经验。这次江西省把蚕业当作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实施工程开发,多方增加投入,放开蚕茧经营,在农业部门内部实行蚕茧产供销、种养加一条龙,实施集约经营科学养蚕的典型经验在南方小蚕区有普遍推广意义。通过协作,小蚕区的各省区间能充分交流传递蚕桑生产的技术,信息和利用蚕业科技成果,促进生产发展。通过协作会对产销形势的客观分析,有利于掌握正确信息,调整发展计划。此次会议的代表一致认为,当前茧丝价格持续上升,有利于蚕桑生产的发展,小蚕区要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加快发展的步伐,力争1994年蚕茧产量突破5万吨。
二、南方小蚕区蚕桑生产在稳步发展。
据会上交流统计表明,1993年,南方小蚕区在蚕茧收购价格下调,蚕桑生产面临巨大困难的形势下,桑园面积、发种量和产茧量等主要生产指标分别达到了156.5万亩、163.7万张和3.935万吨,较上年略有增加,占全国的比例也有所上升。会议认为,小蚕区蚕桑生产之所以没有重蹈前几次茧价下跌必然带来生产滑坡的覆辙,其主要原因一是各地党政部门深化了蚕桑生产对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对蚕桑生产的领导,从政策措施到生产投入都更加具体支持;二是各级农业部门强化了技术指导,积极参与流通服务;三是蚕区群众商品生产意识增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小蚕区蚕桑生产在困难中稳步发展的结果展示了南方六省区蚕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
三、只有从为蚕农服务的宗旨出发,才能确保蚕桑生产的稳步发展。
会议认为,在过去的一年中,各省区都遇到了蚕茧主管部门压级压价调运蚕茧,甚至撒手不管的困难。在蚕桑生产又一次面临停步、倒退的情况下,生产部门为维护蚕农利益,巩固来之不易的蚕桑发展成果,积极开展以蚕茧收烘、调运为主的产后服务,稳定了茧价,避免了生产的大滑坡。尤其是个别省区出现的不顾蚕农利益,
虽然也组建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公司,但在茧价下跌的情形下,仍然压级压价,影响生产发展的现实表明,只有从维护蚕农利益稳步发展生产的目的出发,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才能确保蚕桑生产的稳步发展。
四、小蚕区的蚕桑生产必须走二高一优蚕业发展之路。
会议认为,小蚕区的蚕桑生产虽然已取得长足进步,但蚕桑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同先进蚕区比较尚有一定差距。为此与会议代表一致认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小蚕区发展蚕桑生产要进一步依靠科学技术,坚持开发和提高并重,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因地制宜,适度规模,集中连片建基地,积极推广
以小蚕共育和消毒防病为主的各种蚕桑实用技术,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并相应加强收烘缫丝,织绸乃至服装加工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适销对路产品,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努力促进蚕区的蚕桑发展走二高一优蚕业之路。
五、南方小蚕区要进一步加强协作。
会议认为,小蚕区的蚕桑生产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在许多方面有互补性,特别是三年以来,在桑种、桑苗、蚕种、蚕用物资、蚕业科技、生产、信息等方面的成功协作表明,小蚕区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协作范围和内容。
会议希望南方小蚕区的协作活动能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进一步支持。经与会的各省区代表讨论商定,南方小蚕区的第四次协作会于1994年适当时候在湖南省举行,具体时间和协作内容由承办的湖南省经作局通知。
南方小蚕区第三次协作会
1993年11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