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建 美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430070)
“多效配套蚕药”是湖北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蚕病研究是根据我省农村养蚕消毒防病的特点,在近几年来国内外研制的新蚕药的基础上,筛选出对家蚕各类病害有良好防治效果,而且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污染和腐蚀性小的蚕药——蚕用消毒845、蚕用氯霉素、灭蚕蝇所组成的。我们将该配套药物在农村开展中试,以常现用药作对比,现将中试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及方法:
(一)供试药物:“多效配套蚕药”由湖北省蚕研所蚕病室中试厂提供,一个配套区为一张蚕种用量,使用蚕用消毒剂“845”100克(2袋),蚕用氯霉素10支,灭蚕蝇乳剂10支,对照药物为常规用药区,由蚕农自行购买,使用大小蚕防病一号各1公斤,漂白粉2.5公斤,福尔马林0.5公斤,硫磺0.5公斤、氯霉素或红霉素10支,灭蚕蝇10支。另设新鲜石灰粉为第二对照。
(二)农村试验地点:选择英山县杨柳镇芭茅街村,该村现有高产桑园300多亩,村内有蚕桑科技示范户50多户,选择这些示范户为试验调查点。
(三)试验日期与品种:试验安排在1989年春蚕期,品种为我省当家品种“春蕾×镇珠”。
(四)试验方式:在科技示范户内选择条件基本相同的两间蚕室,其中一间蚕室连同蚕具用845溶液浸消和喷消,作试验区;另一间蚕室连同所有蚕具用漂白粉溶液浸消后用福尔马林熏蒸作对照区。饲养过程中蚕体、蚕座消毒,试验区用“845石灰粉”,对照区一半用大、小蚕防病一号,另一半用新鲜石灰粉。添食药物除对照区有些蚕农用红霉素外,其余都基本相同,设多户试验作重复平均,调查五龄蚕期发病率,茧质成绩和死笼率等项目。
二、中试结果与分析
(-)“多效配套蚕药”的防病效果:调查总结了杨柳镇芭茅街村42户供试点。1989年5月春蚕期饲养的春蕾×镇珠共104张种,于五龄蚕期第3天,第5天分别调查各批次蚕的发病率。方法是用4支各为1市尺长的竹条圈成正方形的框架;平放在能代表该批蚕生命力的蚕座上(每批次取三个样),数取圈内总蚕数,各类病蚕数,再统计其发病率。结果如表1:
由表1可知,“多效配套蚕药”试验区,发病率为21%,常规用药对照区,发病率为2.8%。对比结果,试验区发病率减少25%,表1还表明,“配套蚕药”试验区比新鲜石灰对照区五龄蚕期发病率大大减少。另外从各类病蚕发生率看,表1统计数据表明,“多效配套蚕药”的防僵病和防病毒病效果都比对照药物好,是一种多效广谱的蚕室、蚕具、蚕体、蚕座消毒防病的配套蚕药。
(二)“多效配套蚕药”对茧质的影响,调查总结了以上42个试验户的平均单张蚕种产茧量、公斤茧粒数、20个雌雄全茧量和茧层率,平均死定率等。并加以统计对比,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使用“多效配套蚕药”试验区平均单张产茧34.3公斤,比常规药对照区增加了3.9公斤,增产12.8%;同时蚕茧转对照大,全茧量增加1.2%,茧层率增加2.2%,而死笼率则比对照下降40.3%;用药成本降低46.1%。表明使用“多效配套蚕药”进行蚕室、蚕具、蚕体、蚕座和添食消毒防病较之使用常规蚕药无论是单张蚕种产茧量,蚕茧质量,还是降低死笼率和用药成本等均有明显的效果。
三、大面积推广情况
“多效配套蚕药”经过农村中试后,1989年开始在全国各大、小蚕区普遍推广应用。到目前为止,已推广到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和本省40多个县市,供181.7万张蚕种应用,从来凤县旧司区和随州市府河镇的中试与推广成绩(1987年一1992年)可看出,使用配套蚕药区平均单张产茧比常规药对照区增加14.4%,用药成本和发病率则分别降低33.9%和17.2%。生产实践进一步证明,使用“多效唑配套蚕药”养蚕消毒防病,其消毒防病效果确实比目前的常药好,而且该蚕药与蚕种配套发放,既方便蚕农,又节约成本,而且还可防止重复和假劣蚕药的出现。特别是蚕用消毒剂845,不仅能进行蚕、蚕具的浸消和喷消,还可兑石灰粉进行蚕体、蚕痤消毒,使用安全,广谱高效,在农村无论是小面积试验还是大面积推广,其效果都是非常明显的。
四、小结与体会
1、从农村试验结果来看,“多效配套蚕药”的防病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蚕茧消毒,特别是对脓病和僵病的杀灭效果明显,而且用药成本只有常规的66.1%,使用方便,确保安全无毒,刺激性和腐蚀性小,深受广大干部和农民的欢迎,建议全面推广。
2、“多效配套蚕药”是由“蚕用消毒剂845,蚕用氯霉素,灭蚕蝇”三种主要药剂配套而成,能有效地消灭蚕室、蚕具及蚕体,蚕座上的有害病菌,促进蚕儿正常生长发育,增强蚕儿体质,所以能达到增产、增收和提高茧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多效配套蚕药”对养蚕的消毒增艺作用效果显著,但我们不能把它视为“灵丹妙药”,应该认识养好蚕还必须根据蚕儿的生长、发育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要求,这就关系到桑叶、环境、防病、饲养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措施的配合,要抓好“饱食高产、无病稳产”的方针,做好养蚕中的各项工作,才能使蚕桑生产得到更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