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桑品种选育组
澧州7号是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90年代选育出的桑树新品种.与我省目前推广的湖桑32号、湖桑197号相比,具有发芽早、发芽率高、发条数多、叶片大小中等、叶肉厚、桑叶硬化尺迟、产叶量高、叶质优良等优点。与“湘7920”相比,产叶量相近但叶质优良,抗逆性强。是适宜我省丘陵山区和滨湖平原栽植的桑树品种。为了充分发挥这一品种的优势,达到速成、低耗、高产、稳产的目购,我们对澧洲7号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总结如下:
1 按级选苗、合理密植
桑树是多年生叶用木本植物,主要靠桑叶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来提高桑叶产量。要获得高产,既要有发育好的个体,同时又要求有结构合理的群体.过去栽树长期沿用统苗栽植,虽有合理的群体结构,但个体发育开差大,苗木小的被苗木大的遮蔽,不能充分利用光能,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步枯死,影响桑叶产量。因此必须在栽植前做好按级选苗工作,同级苗同丘块栽植。
澧州7号较湖桑32号树冠紧凑,枝条直立,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发挥群体优势,在栽植密度上我们进行了苗栽800株、900株、1200株三种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见表1),经过4年的调查表明,栽植当年秋季和第二年随着栽植密度增加,亩桑条数增加.产叶量也相应提高。但4年的总产量亩栽1200殊的比亩栽900林的产叶量只高2%。从栽桑的成本来看,亩栽1200株的比亩栽900株的高33%,而且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大,秋季黄叶增多,叶质差。因此澧州7号栽植密度以殊行距0.5
×1.5m为宜,每亩栽植900株左右。这样,既能保证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受益;又可延长桑树使用年限,增加经济效益。
2 选择土壤,合理施肥
几年的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这一品种适宜在滨湖平原和丘陵山区栽培,在冲积上、沙壤土中载培产叶量更高,在不能灌溉的河滩和丘陵高坡栽植产叶量较低。这些土壤保肥保水性能不好,易干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更不能发挥其生长优势。
澧州7号生长期长,生长速度快,产叶量高,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在栽植该品种时除选择好的土壤外,还必须做到深耕多肥;即在栽桑前翻耕改土,植桑沟和穴深挖1尺以上,并把心土翻到上面。表土埋入底层,亩桑施土杂肥1O0担以上,以加速上层风化和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为桑树的速成高产、稳产打好基础、亩产桑叶250O公斤的高产桑园。氮、磷。
钾的施用量分别为65一80公斤、10—15公斤、20一25公斤。氮、磷、钾投入比例为60∶1∶2。全年施肥分春肥、夏肥、秋肥和冬肥四次施用。四季施肥比例为20%、30%、20%、30%。施肥方法春、夏、秋、不直深耕,只能浅耕或浅挖施肥。
3 养成中干偏低树型,合理剪伐
澧州7号发芽早.栽植当年须在2月上旬离地面26—33公分定干,待新梢长到20cm左右时按留强去弱原则,剪去弱小细枝,每株留3根粗壮枝条,个别单株只有一根或两根枝条的进行打顶,促使腋芽萌发生长新技,补足留养三根枝条的标准,中晚秋蚕期可利用技条下部叶养蚕,第2年养春蚕后离地55—65cm夏伐,形成第1枝干,两年养成树型,提前进入盛产期,以后每年夏伐,每根枝干留3一4根条,任其生长.这样既避免了泥沙溅上桑叶,又能使枝条布满行间,充分利用了光能,抑制了杂草丛生,保持每亩枝条80O0-10000根,条长l.2万米左右,实现亩产桑叶250O公斤左右。
冬季剪梢长度与产叶量有关,推94、95年实验结果,重剪区与轻剪区生长芽相等,但轻剪区三眼叶多,故春季产叶量随着留条长度的增长而上升,剪嫩梢区的产叶量要比留条 1.4m区高12%,见表 2
夏伐后的桑园发芽早,并易受桑象虫为害,夏伐后必须用甲胺磷1000倍液及时治虫.在干旱季要有足够的水肥供应,要及早疏剪弱小枝,以增强桑园内的通风强度。
4 讨论
4.l 澧州7号是两个不同类型的桑品种杂交定向培育而成,它集中了母本秋叶好,父本发芽早,长势强的优点,各种生物学特征稳定,是适应我省滨湖平原、丘陵山区栽培的优良桑品种。
4.2 澧州7号生长旺盛,条多叶茂,产叶量高,宜选择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栽培。
4.3 澧州7号开雄花,与叶同开,花芽数基本固定,为提高产叶量,冬季剪梢宜短,留枝宜长。
4.4 澧州7号易受桑象虫危害,春季在发芽前和夏伐后及时喷药,保证桑芽正常萌发。
4.5 澧州7号较抗桑萎缩病,在疫区栽培必须适时防治媒介昆虫,做到采养相结合。
4.6 栽植这一品种第二年起每年夏伐,必须加强肥水管理,充分满足桑树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才能持续高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