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对人类的新贡献

 
  蚕丝用于织绸可以缝制成华贵的衣料, 蚕丝内含的天然丝素可以配制成高档的化妆 品,蚕粪、蚕蛹、蚕蛾可以作饲料,也可加工制成药物和食品。近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蚕对人类的贡献越来越大。
  由于蚕丝蛋白具有优良的透氧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因而是制作手术缝线、人造皮肤、 人造血管、人造肌腱和角膜镜片(隐形接触镜片)的良好材料。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蚕丝研制成糖尿病血糖值测定仪所必需的葡萄糖敏感元件。
  不久前,日本钟纺公司还利用蚕丝蛋白研制出一种“癌的自动诊断装置”,这种装置 以天然蚕丝蛋白作成的丝素膜为基体,与只能在单一抗原上才起反应的单抗体以及受检者的血液和过氧化氢酶标记抗体的相互反应,从中测出肿瘤细胞中释放的氧量,以鉴定是否存在癌症。
  蚕的幼虫期合成蛋白质的能力较强,又属于开放型的血液循环系统,因此它是唯一在个体水平上能大量表达外源基因的生物,也是十分适合于通过人为手法生产各种蛋白质的培养系。基于核多角体病毒能在感染细胞的核内大量生产多角体结晶蛋白这一特点,目前国外以蚕作为遗传工程的宿主,用核多角体病病毒为载体,插入外源基因来大量生产异种蛋白。近年,日本的科学家以家蚕病毒为载体,合成了乳头状瘤病毒的蛋白质与能表达艾滋病毒的蛋白以及其它各种药用蛋白。
  昆虫病毒一般难以在培养细胞中增殖,日本的科研人员经系统研究,建立了家蚕核多角体病毒及其增殖细胞系,通过外源基因的重组病毒感染于培养细胞,获得了大量的人的α——干扰素,其活性比以往用大肠杆菌作为培养素,生产效率提高约100倍。人体内的干扰素具有一定抗病毒和抑制癌病毒分裂,阻止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而这种人工培养的干扰素与人体的干扰素相比,在活性和氨基酸排列上,几乎没有两样。这一科研成果的获得,给探明肿瘤机制以及参与抗癌斗争的漫长征途带来一片曙光。
  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的科学家们,从蚕蛾体内分离和提取出一种全能性杀菌肽,这种杀菌肽能杀死动物或植物体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还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过程,增强肌体的免疫力。蚕蛾体内有两种天然杀菌肽,一种是SB——37,一种是修饰过的 SB——37,实验证明,这些蛋白质对某些类型的癌、疱疹、痢疾、病毒感染、锥虫病以及布鲁氏菌病均有很好的疗效。引人注目的是,如果剂量恰当,它能杀死一些类型的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秋毫无犯,这意味着,蚕蛾杀菌肽将给癌症化疗带来一场革命。人们知道,绿脓 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威胁烧伤病人生命的两种细菌,但一遇到全能性杀菌肽,它们会 被彻底消灭。随着这种杀菌肽的广泛应用于临床,其良好疗效将证明它是一种前程灿烂的新型抗菌素。

                             (全勇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