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的新用途


  蚕丝用于织绸,或织造各种服装,这是众所周知的。科学试验证明,蚕丝是一种蛋白纤维,吸泄气湿性能好,且能遮断紫外线对人体的辐射,穿着真丝绸服装,令人感到格外舒适,且具有护肤和保健等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蚕丝的新用途一次又一次地被人们发现、开发和利用。近20多年来,科学家们利用蚕丝先后成功地研制了人造血管和外科手术上使用的免于拆除的可溶性缝线。近年,又以蚕丝为原料,开发出医疗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新型抗血凝剂,蚕丝为人类的医疗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添加丝素的化妆品和日用化工品,如面油、水粉、口红、洗发香波及冲洗液、肥皂等相继大量面市,其中含水溶性蚕丝粉的入浴剂,倍受消费者欢迎。浴池中放入含丝入浴剂,清洗后身体上附着丝素,皮肤得到营养,使皮肤非常光滑,不会有绷紧感。
    蚕丝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1983年,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工学部教授、理学博士平林洁先生在一次研究实验中,首先发现了, 蚕丝溶液成为琼脂状的蚕丝冻胶后的可食性,从而迈出了蚕丝食品化的第一步。但是构成这种冻胶的蚕丝分子是由数千个氨基酸连接而成的较大分子量的物质,科学家们采用酶解法将其分解,制备成低聚肽和氨基酸的蚕丝粉末。今天,蚕丝食品在日本已商品化,所有添加蚕丝粉末的食品,诸如蛋糕、 饼干、面条、糖果、冻果胶、冰淇淋、稀饭以及含有蚕丝成分的饮料、胶囊、片剂等,种类繁多,大量在日本市场上销售,并赢得了消费者的赞誉。
    蚕丝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甘氨酸占45%(摩尔百分率),丙氨酸占29%,丝氨酸占五2%,酪氨酸占5%,与牛奶和鸡蛋相比,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尤其高,由于它含有大量丰富的氨基酸,而含很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因此,蚕丝是非常符合现代营养文化的食品。据研究,甘氨酸和丝氨酸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帮助排泄人体内的有害物,具有解毒作用;丙氨酸能转换为能源,具有促进酒精代谢的功能;酪氨酸能转比为神经传导物(多巴),多巴对老年性中风和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具有防治效果。此外,蚕丝肽还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自身的免疫等方面的作用,因此,蚕丝食品既是保健食品,又是防治今后不断增加的老年人病的理想营养食品。
    食用蚕丝的原料主要是不能缫丝的下脚茧和不能制作织物的废丝,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蚕丝生产国,食用蚕丝原料资源十分丰富。
    当前,日常生活废弃的塑料残积量逐年增加,污染环境日趋严重,基于环保要求, 对生物分解性塑料的开发显得日益重要,研究结果表明,在通用性塑料的原料中添加少量的蚕丝粉末,这种塑料废弃后在土壤中受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丝素部分被分解,使塑料破烂变成细粒,从而大大减除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可以预见,随看蚕丝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将为我国蚕丝业的发展开创越来越广阔的前景。

                                         (湖南省蚕科所情投资料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