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我国某些蚕茧主产区遇到旱涝灾害和病虫害,蚕茧产量下降至40.9万吨,比1998年减少8.07%,优质茧减少,缫丝生产能力仍然相对过大,尤其是人为炒作,使下半年的茧丝价格不断攀升,行情一度出现虚高和不正常。12月初的干茧(10级,出丝率33%)价为6.07万元/吨,厂丝(3A,20/22D)价为18.26万元/吨,和9月初的价格相比,干茧上涨了2.13万元,上涨54.06%,厂丝上涨了3.45万元,上涨23.3%。从1999年全年的茧丝产销情况看,整个丝绸流通领域的茧丝并不短缺,或者说短缺情况并不严重。 根据茧丝产销(供求)总量匡算,1999年全年大致过剩7000-8000吨丝。2000年春茧上市之前约有2.4万吨丝可供工厂生产和外贸出口。因此,从总体看,今年春茧上市之前茧丝供应不会短缺,个别地区某些工厂即使缺一些原料,也会从四、五月上市的南方一些省市的春茧得到供应。
今年1月中旬,干茧价回落到每吨巨5.6万元,厂丝价每吨19万元,干茧价与1999年12月初高峰期相比每吨下降1万元,丝价与12月下旬高峰时比也下跌1万元。其主要原因一是国外市场无明显好转;二是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出口印度的丝价下跌,合同执行缓慢;三是
国内绢纺原料价格止升回落,缫丝厂下脚回收值减少,承受高价茧的能力下降;四是年底年初,企业为偿还银行贷款,元旦、春节为维持社会稳定保证工资发放等需要资金,相继抛出存货。
今年2月上旬以来,干茧每吨5.5一5.8万元,厂丝每吨18.5-19.5万元,价位基本合理。在今年春茧大批上市前,中间商手中的库存相继出手,工厂也不可能放大库存,预计行情基本稳定,即使有涨落,其幅度也不会太大。其间,价格波动的关键时点及因素:
1.
三月初香港丝绸交易会成交金额比去年同期减少27.8%(其中丝类成交量减少41.76%,绸缎成交量减少27.14%),对印度出口的丝类成交量比去年减少较多;
2.四、五月份广东、广西等地春茧收购秩序情况;
3,绢纺原料及其产品的价格趋热;
4.三月底,日本交易所茧丝价大幅度下跌,将可能对中国茧丝行情产生影响;
5.丝类出口管理办法刚改变,实际执行初期对出口价格管理可能产生影响,进而将对国内茧丝价格的波动产生影响。
今年的春茧如果丰产丰收、收购秩序良好、价格平稳,其后一段时间的茧丝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疲软或有一定幅度的回落(目前,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今年7-12月新茧价格4.7万元/吨左右,比3月底价格有所回落);如果那时的出口有明显好转,价格可能会得到支撑或有所上升;如果出口仍无实质性的突破,国内茧丝价格可能会出现1999年春茧上市后行情回落的情况(1999年8、9月干茧价曾经跌至每吨3.8万元)。今年四季度的行情走势,还将取决于秋茧生产情况。
从今年的国际、国内情况分析,整个外贸出口环境会好于去年,国际丝绸市场也会有所回升。但是,总体上丝绸全商品出口增加幅度不会很大,至少上半年还不会出现明显好转。今年,蚕茧生产如无大的自然灾害,其产量、质量将维持近年来较好水平,今年总的供丝量约5万多吨,内外销售需丝量约4万多吨,全年产销相抵,预计仍会有一定数量的过剩丝,茧丝产大于销、供大于求的格局仍难于彻底改变。
(摘自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