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椹 直 播 育 苗 技 术


潘 敬 军
(安徽省金寨县蚕桑生产办公室  237300)

  桑苗的繁育应尽可能采用自采种、自育苗、自栽植的原则。有计划因地制宜繁殖优良品种。这样既能保证苗木质量,又能杜绝因外调桑苗造成病虫害的传播。利用新鲜桑 椹直播,有性繁殖实生苗,方法简便,育苗时间短。实生苗生活力强,便于大量繁殖。

  1 播种前的准备

  1.1 苗圃地选择:根据桑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进行选择。
  选择日照充足、通风良好、地势平坦、引水灌溉便利、排水方便、土壤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和壤土。在桑萎缩病、根结线虫病、青枯病等严重的地区,不宜建立苗圃地,避免在发病桑园附近育苗。苗圃地不宜连作。
  1.2 苗圃地的整理
  1.2.1 深耕:深耕可提高土壤肥力,为苗木生长提供良好条件,耕地深度随土质而不同,粘土要深,砂土可稍浅。一般在20cm左右。
  1.2.2 施基肥
  结合深耕将有机肥和少量化肥翻入土中作基肥。每亩施腐熟厩肥5000kg和过磷酸钙10kg。作畦后在条播沟内每亩施粪水1000kgo
  1.2.3 整苗床
  苗圃地要做到地平土细。利于苗木生长和灌溉排水。作畦前要耕耙地2-3次,打碎土块。耙匀基肥然后作畦,畦宽100—133cm,畦高15-20cm,沟宽在30-40cm,苗床的高低随土壤气候而异,粘土排水不良畦面可稍高。在苗圃地周围应开设排水、灌水沟。
  l.2.4 桑椹采集
  桑椹成熟期因地区气候不同而异。种子的成熟度是决定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未成熟的种子种胚发育不完全,内贮养分不足,生活力弱,发芽率低。桑椹的色泽是内部桑籽成熟的标志。 一般桑椹呈紫黑色,白桑椹呈玉白色或恰红色时。表明内部种子发育成熟即采
种适期。

  2 播种

  2.1 播种时期为了当年培育成壮苗,应适当早播,桑椹成熟时即可播种。
  2.2 播种量每亩需新鲜桑椹5公斤。
  2.3 播种方法
  将新鲜桑椹按1:1比例加草木灰揉烂后,再加干土或干砂拌匀。使种子充分疏散便于撒开,然后条播、撒播、穴播均可。播后设置遮阴设备,或进行铺草处理防止阳光曝晒,影响发芽和幼苗成活。

  3 苗期管理

  3.1 灌溉排水
  从播种到出苗必须保持桑椹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以利萌芽生长。幼苗出土后根少而浅不耐旱,水分不足就会抑制生长,因此要经常观察苗圃墒情及时灌溉。灌水时防止苗根冲起,灌水后在土壤直耕时进行浅削松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3.2 揭遮阴覆盖物
  当大部分幼苗二片子叶开展后,就要揭掉遮阴的覆盖物。否则幼苗缺少光照生长瘦弱。搞覆盖物时宜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若干旱日烈应分次揭覆盖物以防晒死幼苗。
  3.3 间苗、定苗
  为了使苗木生长均匀、健壮必须及时进行间苗定苗。每亩定苗数主要根据培苗目的而定。作为嫁接砧木每亩定苗4一5万株,作为定植用实生苗定苗1万株左右。间苗一般经过三次。第一次间苗在幼苗二片真叶时(约高3-4cm)进行疏去细小苗和弱苗;第二次间苗在长出真叶3-4片时;第三次间苗在苗木缓慢生长末期约5—6片真叶时。缺株 宜在雨天进行移苗补植。间苗可与除草松土结合进行。
  3.4 施追肥
  幼苗期施追肥以腐熟人畜粪尿为主,化肥为辅由淡到浓分次施肥。一般在第一次间苗后用人粪尿加水8一9倍,在第二次间苗后加水4-5倍进行二次追肥。第三次追肥可在苗木旺盛生长期加水一倍施用。施用化肥应结合浇水或阴雨天进行撤施。在8月中旬以后,不宜再施追肥,以防苗木徒长。
  3.5 除草、松土
  杂草会夺去土壤中的养分,并容易招致病虫害应及时除草。第一、二次除草或和间苗相结合。松土能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于通气,促使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活动加速养分分解,同时有保持土壤水分作用。除草松土次数应根据土壤气候杂草生长情况而定。
  3.6 病虫害防治
  苗木生长期中如发现幼苗猝倒病。用敌百虫500信液或多菌灵700倍液喷洒消灭发病中心。如发现桑疫病、萎缩病、紫纹羽病、青枯病应立即拔除焚烧,防止传播蔓延。发现虫害及时喷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