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碧·波


  “洞·庭×碧·波”是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承担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和湖南省“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利用现行实用品种选育而成的斑纹全限性四元杂交夏秋用品种。
   1995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及国家联网鉴定,199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长江流域夏秋期和珠江流域春秋期饲养。1994年开始普及推广成为湖南省夏秋蚕主要推广新品种。从1995年起,全国已有四 川、重庆、广东、贵州、湖北、河南、江苏等省(市、区)引进饲养和繁育推广。近年来,省内外共饲养蚕种150万余盒,均表现体质强健、丝多、质优。
  该品种除具有湖南省现行夏秋蚕当家品种“芙蓉×湘晖”(曾获国家发明三等奖)的抗逆性强,好饲养,茧丝质全面优良的特点外,还表现出茧大、产量高、蚕种繁殖容易等特点。其盒种产茧量比“芙蓉×湘晖”提高Z1.25%,万头产茧量提高12.64%,万头茧层量提高14.02%,一代杂交种繁殖系数提高22%以上,茧层率23%,单茧丝长1100米左右,解舒率76 54%,净度95分,鲜茧出丝率17%左右。该品种不仅具有优良的经济性状,而且还具有中、日两系四个品种雌蚕显斑纹的特殊性状,能使养蚕制种的雌雄鉴别省力化,保证蚕种质量,并能实现分雌雄茧 缫丝,大幅度提高生丝品位。

  1 原原种性状

  “洞”为二化含多化血统、四眠、中中杂交固定种,斑纹限性。越年卵灰绿及青灰,产附较好,不良卵极少,春制每蛾产卵数为500粒左右,每克卵粒数为1700粒左右;蚕种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有趋光性,克蚁头数2100一2200头,各龄蚕儿发育齐一,但1-3眠眠性较快,大眠眠性较慢,特别是温度偏低时,眠期明显拖长。壮蚕体型粗壮结实,花蚕为雌,白蚕为雄,蚕儿食桑旺盛,行动活泼,老熟齐一,营茧较快,茧形椭园,大小均整,缩皱中等。发蛾较集中,蛾体活泼,不太耐冷藏,交配性能较好,产卵快。体质强健,茧质好,茧层率23%-24%。
  “庭”为二化含多化血统、四眠、中中杂交固定种,斑纹限性,越年卵色淡绿,产附较好,有少量生种发生,春制每蛾产卵数为500粒左右,每克卵数1700粒左右;蚕种孵化齐一,蚁体黑褐色,有趋密性,克蚁头数2100头左右,壮蚕体色青白,体型粗壮,眠性较快,食桑旺盛,饲养容易,老熟齐 一,结中上层茧,抗湿性、抗药性较弱。饲养过程中用桑适熟,忌吃湿叶,簇中注意通风,防止微量农药中毒。茧形椭园,茧色白,缩皱中等,有球形茧和多层茧。发蛾涌,蚕蛾体白色,雄蛾活泼,冷藏温度宜偏低。雌蛾产卵较迟,蛾尿较多。体质较强健,茧质优良,茧层率23%左右。
  “碧”为二化含多化血统、四眠、日日杂交固定种,斑纹限性。越年卵灰紫,产附尚好,春制种每蛾产卵数450一500粒;蚕儿孵化齐一,蚁蚕浅黑褐色,克蚁头数2300-2400头,蚕儿发育齐一,蚁蚕及各龄蚕均有逸散性,稚蚕对叶质要求较高,如果叶质过嫩或过老,蚕儿则生长发育缓慢,眠起不齐。壮蚕体型较细长,食桑缓慢,老熟较齐一,茧形浅束腰,大小匀整,茧色洁白,缩皱中等。羽化迟,发蛾不太集中,雄蛾欠活泼,交配产卵性能较好,雌雄蛾尿较多,蚕卵粘着力较差。体质较强健,茧丝质优良,茧层率22%左右。
   “波”为二化含多化血统、四眠、中·日杂交日系固定种,斑纹限性。越年卵紫褐色,卵壳白色。产附良好,附着力强,春制每蛾产卵数530粒左右。蚕种孵化齐一,蚁蚕体色黑褐,克蚁头数2350头左右,蚕体发育整齐,限性稍慢。壮蚕体型匀整,食桑旺盛,行动活泼,老熟齐一,茧形没束腰,茧色白,缩皱中等。发蛾齐,交配性能好。体质强健,茧质良好,茧层率22%以上。

  2 原种性状

  “洞·庭”系二化性四眠中中杂交原种,斑纹限性。越年卵灰绿及青灰,卵壳淡黄色。
蚁蚕黑褐色,克以头数2300头左右,孵化齐一,小蚕期趋密性较强。体质强健,易饲养,卫一3龄眠起齐一,4-5龄眠起稍慢;5龄期食桑旺盛,蚕体粗壮结实,体色青白。老熟较齐, 但雌蚕熟性较慢。全茧量较重,茧层率高,茧丝长,丝质优。茧椭园形,匀整洁白,缩皱中等。发蛾较集中,交配性能良好,每克卵1680粒左右。催育期经过11日,全龄经过23日,蛰中经过16日。
  “碧·波”系二化性四眠日日杂交原种,斑纹限性。越年卵灰紫色,卵壳白色。蚁蚕浅黑褐色,克蚁头数2350头左右,孵化齐一,蚁蚕及各龄蚕均有较明显的追散性,食桑稍慢,有踏叶现象。蚕儿发育齐一,体质较强健,易饲养,壮蚕体型较细长,体色青白。老熟较齐,熟蚕不活泼,营革速度较慢。茧形浅束腰,匀整洁白,缩皱中等;羽化迟,发蛾不太集中,雄蛾欠活泼,交配产卵性能较好,蛾尿较多,蚕卵粘着力较差。每克卵1800粒左右。催育经过11日,全龄经过24日,蛰中经过17日。

  3 一代杂交种性状

  该品种具有蚕体强健、好饲养、产茧量高、茧丝质优、蚕种易繁等特点。正交卵灰绿、卵壳浅黄色,每克卵数1700粒左右,克蚁头数2300头左右;反交卵灰紫色,卵壳赤白色,每克卵数1800粒左右,克蚁头数2500头左右。孵化齐一,正交蚁蚕较文静,反交以蚕逸散性强。小蚕有密集性,生长发育齐快,各龄眠起齐一,全龄经过22-23天,5龄经过7-8天。大蚕体型粗壮,花蚕为雌,白茧为雄,行动活泼,盛食期食桑旺盛,食桑量较多,老熟齐一,雄蚕老熟和营茧比雌蚕快,多结中上层茧。熟蚕有背光密集性,上簇过密,易结双宫茧。茧粒粗大,每公斤茧530粒左右,每盒种产茧量35公斤左右。茧形长椭圆,大小匀整,茧色洁白,缩皱中等。茧层率23%左右,单茧丝长1100米,解舒丝长800米以上,净度94分~95分,鲜毛茧出丝率17%左右。

  4 饲养和良繁技术要点

  ①由于蚁蚕趋光性和逸散性较强,收蚁当天感光不宜过早,宜适当提早收蚁。
  ②小蚕趋光性和密集性较强,在每次给桑前要注意做好匀座和扩座工作。
  ③大蚕食桑快猛,特别是五龄盛食期食桑旺盛,要注意充分饱食良桑。
  ④因花蚕是雌,白蚕是雄,大蚕雌雄可分开饲养,分开上簇,分开售茧,有利丝厂利用雄蚕茧级高品位生丝。
  ⑤雄蚕老熟快、营茧快,要及时拾熟上簇,雌蚕熟性较慢,拾熟应当偏迟;上簇密度宜适当偏稀,上簇初期应注意簇室光线均匀。
  ⑥“洞·庭”与“碧·波”对交,应推迟2日出库催青,迟2日收蚁,迟1日上簇,蚁量比例为11O:10O。
  ⑦为防止生种发生,“洞·庭”与“碧·波”原种催青(中后期)和小蚕期饲育用82~80°F高温感光,壮蚕期和旅中及蛹期应尽量避免80°F以上高温。
  ⑧“洞·庭”羽化快,发蛾较集中,雄峨活泼及不太耐冷藏,感光不宜过早,注意发蛾调节和加强雄蛾冷藏保护工作。“碧·波”羽化迟,发娥慢,感光 宜适当提早,捉蛾交配宜适当延迟,交配时间适当延长,以促进快多产卵,减少不受精卵。
  ⑨浸酸标准:即时侵酸温度 115°F,盐酸比重1.075,浸 渍时间正反交均5分钟;冷藏浸酸温度118°F,盐酸比重l.092,浸渍时间正反交均6分钟。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情报资料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