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自 然
(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 510642)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蚕丝业在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在世纪之交如何保持持续、快速和长远发展,开创21世纪的新局面。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标,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科教体制改革,是蚕丝学科发展的战略决策。当前应以生物技术产业为突破口,认真规划,明确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力争在五年内有所突破,形成蚕丝业经济亮点。
l 抗菌肽生物工程 1.1 抗菌肽在医药上应用
柞蚕抗菌肽及基因工程已打下较好的基础,在医药及农业上应用又有初步成效。如新药“肾肝宁”先后在大连水产制药厂及广州光华药业有限公司,作为新药投产;辽宁大连生物技术所等研制开发的“柞蚕素及胶囊”以西药二类作临床试验,正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进行;“抗菌肽生物技术产品试制”列为成果孵化项目,正在深圳艺鹏生物工程公司加以实施,作为治疗消化道炎症的新药正在开发。
抗菌肽在化妆品的开发应用,广州华桑生物工程公司取得进展并申报了专利,已有近20个品种推上市场,主要是以抗菌肽与表皮生长因子及丝肽等优化配方为主导,发挥生物技术在美容上的优势。此外,抗菌肽为原料的消洗剂,包括口腔、阴道及直肠的多个品种正在研制之中。
抗菌肽的诱导机制及杀菌原理正在深入探讨。注射大肠杆菌于蛹体,通过多聚糖(LSP)诱导脂肪体及血细胞,重头合成抗菌肽并分泌到血淋巴。应用氨基聚葡萄糖或其他因子诱导应进行比较。抗菌肽的结构与杀菌效果的关系很诱人。如合成Shiva-l或Cecropin A D等其杀菌效果较天然物提高 3-5倍,但仍不够稳定。抗菌肽的构型与杀菌机理,如穿膜效应,影响离子通道及对癌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可能与破坏细胞骨架有关。
柞蚕血淋巴中抗菌肽、溶菌酶的分离、纯化尚有许多工作要研究。如选择性超滤技术及亲和层析纯化溶菌酶等已获专利。抗菌肽稳定性、安全性已有肯定的评价。但产业化生产尚有很远的路程。预期建成年需原料茧2000吨的基地及年产抗菌肽1吨及溶菌酶1吨的工厂制成药物,是属于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投放市场,预计年产值1.5亿元。
1.2 抗菌肽基因工程
抗菌肽基因及其cDNA的分离或合成已有许多报导。应用昆虫杆状病毒体系在柞蚕蛹中表达是最佳的选择。日本柞蚕细胞株已建立,而找国建成的
樗蚕细胞系尚待改进。柞蚕抗菌肽基因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又初步建立。柞蚕抗菌肽AD基因是产生分泌型表达产物,杀菌有效活力较天然产物提高3-5倍。进一步优化工程菌种以及改进发酵条件,可以近期进入中试。基因工程生产的抗菌肽必需进行安全性评价及一系列的临床动物试验才能投产。拟建立年产3500吨抗菌肽一酵母工厂,年产值7000万元,可供作饲料添加剂。一旦获得成功则成本将会大为降低,因此有着诱人的前景。
1.3 抗菌肽在畜禽及水产上的应用
国外认为对于抗生素掺入饲料中,因而随着肉、蛋、奶等而进入人体不利于健康,而且诱发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给治疗造成困难。1998年欧共体已宣称包括链霉素、金霉素等20多种抗菌素不允许掺入饲料。以天然的或基因工
程生产的抗菌肽一酵母正好填补这一空白。抗菌肽对雏鸡白痢、鸡大肠杆菌病及仔猪白痢等有较好的临床试验结果。对鸡大肠杆菌的杀菌最低浓度较常用的氟诺沙星低10倍。以抗菌肽一酵母作为畜禽及水产的饲料添加剂,既有增加营养又能防治疾病,很有开发前途。
抗菌肽基因与猪、鱼生长因子基因重组,在酵母中表达,其产物既有促进生长的功效又能防预疾病,是符合多基因转化的思路的,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1.4 抗菌肽基因工程在培育农作物抗病品种已取得进展
抗菌肽基因转化马铃薯培育抗青枯病品种已通过
安全性试验可在田间试种。其他作物如水稻抗白叶枯病、烟草、桑树、按树及广藿香(已通过安全性评估)抗青枯病品种尚待努力。如转化柑桔获得溃疡病及抗黄龙病的体系。建立柑桔脱毒三级苗圃,建立溃疡病及黄龙病的准确快速诊断技术以及苗木调运的检疫法规等均有待完善,需企业的投入与支持才能得以实现产业化。 2 蚕沙生产叶绿素的深加工及二次开发 蚕沙生产叶绿素铜钠盐已于80年代投产。如山东青州广通叶绿素厂有较大规模和良好经济效益。在浙江杭州、四川闾中及湖北黄岗兴建的叶绿素厂仍以叶绿素铜钠盐为主产。产品出口创汇。
叶绿素铜钠盐在日用品及药物的开发仍停留在80年代的水平,虽然最近试制了保健
品,但进一步开发尚存在不少困难。
叶绿素厂的下脚物蚕沙主要供作饲料厂应用代替部分草粉,在湖北黄岗已建成有机
无机复合肥厂。叶绿素皂化后的不皂化物,主要是类胡萝卜素的开发供作药物或饲料添加剂,由于工艺尚未成熟,成本较高而未能投产。
叶绿素铁钢叶琳类化合物是一类新的药物原料,据称“红桃K生血剂”中所谓“叶琳铁”。据广东药检所的报告并未有检出该种成分。
叶绿素铜钠盐的二次开发理应组织力量进行攻关。浙江中医研究院试图从中药理论出发开发治疗白血病的试验,成效未详。日本的胃药胃仙U是风行东南亚的药品,广东侨光药厂亦有生产胃康U,但销路有待扩展。综观美国药品目录中有近30种药品应用叶绿素作为配方原料。日本以糊状叶绿素为原料加工成二十多种药物。我们对叶绿素的二次开发应该是大有可为的,但由于体制及科学水平的制约,至今只能出口原料。迫切希望组织力量进行突破。按当前年产叶绿素铜钠盐50吨的水平,出口4000万元,如加工制药物则产值可达2.5亿元。 3 蚕蛹作为食品、保健品及生物防治的新用途 3.l 蚕蛹食品及保健品
辽宁大连生物技术所与台商三大食品有限公司等开发干冻蚕蛹,既保存营养及蚕蛹的形状又能较长期保存,不失为一种新颖的食品。我们构思用灭活大肠杆菌或大肠杆菌细胞壁诱导,使产生抗菌肽等活性物质,再行干冻成为保健食品,对预防糖尿病等会有益处,由于柞蚕蛹蛹皮较厚,食用时有粗糙感,尚待改进。广东省丝绸公司及华南农业大学等计划用多化性蚕蛹作为干冻品,它饲养容易(仅20天)且蛹体小而皮薄也是一种新的偿试。设想每年用1万吨蚕蛹加工成保健食品的规模年产值可达3.5亿元。
3.2 繁值寄生蜂
柞蚕卵作为饲养赤眼蜂的寄主,繁蜂作为生物防治的开发,特别对东北玉米螟的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最近报导啮小蜂以柞蚕蛹为奇主,一头柞蚕蛹可繁殖数千头,不失为一种新的实用的技术,可以广加交流及开展国际合作,形成一定规模的生物防治工厂。在美国不育蝇工厂一周可以繁殖50亿头的规模,柞蚕蛹
1Kg可繁殖 50万头,仅用 1吨蚕蛹就可以达到此水平。 4 桑枝、柞叶生产可降解容器 为适应国家的环保政策,当前的塑料食具已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因此,鼓励生产一次性可降解食具已排到议事日程。利用桑枝、柞树叶等纤维可以生产大量的可降解食具, 是蚕业资源的优势,以桑技或柞叶磨粉,加入淀粉胶及适当的粘合剂,采用热压(220°C,瞬时)成型,保持天然色泽(微揭黄色),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轻工行业标准QB/T2341-97及铁路快餐盒供货标准,GBll680-89。按大型生产线日产90万一100万只的水平,相当于年产28-3亿只的规模,需桑枝 7000吨,或柞叶粉 6500吨,淀粉胶 3800-4000吨。防水剂 2500-2700吨。按每亩供应桑枝(鲜物)l吨,加工成500Kg干粉估算,需5000亩桑园的枝条。预计每个方型饭盒出厂销售0.3元计,年产值9000万元。据了解河南省嵩县的洛阳百合轻工业有限公司与日本百思包装株式会社签订年出口1亿元的合约并拟在日本申请专利。 5 桑叶在动物饲养工厂化生产开发 5.1 桑树饲养动物
桑树在热带亚热带栽培具有高产优质的特点。每公顷产生物量(Biomass)40—50吨。转化成干物 10-12吨。桑树生长期长,再生能力强,光合作用旺盛适宜于密植及采伐。除中国外,在南亚、非洲及拉丁美洲推广以
桑作为动物饲料有发展的潜力,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重视。1999年农林研究国际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Research In Agroforestry)对以桑树为饲料养奶牛、牛犊、奶水
牛及兔等有较详细报告。由于桑树一年可以收获多次,将桑叶及嫩叶绞成匀浆,干燥成为动物饲料,主要能源是发挥热带亚热带太阳能的优势进行加工,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广东及华东水网、滩涂地区以
桑基鱼塘,四水六基的型式栽桑养蚕或草食动物,蚕粪或禽、畜粪作为鱼的饲料,有谓十担蚕沙一担鱼。同时使水生生物得以繁殖,有利于环境的净化,塘泥可供作桑树等的有机肥料。循环经营效益显著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
5.2 桑树细胞培养工厂化
桑树细胞培养技术已基本过关,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桑树细胞团,做为工厂化养蚕的饲料,特别是以无菌的家蚕作为生产珍稀蛋白或疫苗的宿主,会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设想一个50立方米的生物反应器,以太阳能为能源,每7天一个周期生产6-7吨桑树细胞,预计一年可收获240吨产物,相当6-7公顷土地的生物量。以上的桑细胞可供养480万头家蚕,如每头家蚕生产10mg干扰素或生长因子,产值24亿元。 6 桑椹深加工及桑色素的开发 桑椹是多花聚果。每年开花一次,每公顷可收获桑椹7—8吨,目前主要加工成桑果饮料、果酒、果酱等,由于桑椹汁的长期保存有赖于冷冻贮存以保证全年均衡生产。桑果肉及种籽如不加工即会造成浪费及
环境污染。除杂交桑外桑种籽的销路不广。
桑色素(Morin,2,3,4,5’,7五羟基黄酮)是紫红色的天然色素,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及保健品的原料。近年发现桑色素具有抗衰老及抗氧化作用并能选择性杀伤癌细胞。桑色素又是微量元素分析的重要试剂。利用其荧光发色团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稀土元素及
镧系、钶系及超轴元素的分析。作为试剂1g桑色素10美元。国际上需求甚畅。桑果肉的提取率约1%,目前加工 100万瓶果汁饮料,产值约400万元,而果肉中可提取桑色素250Kg,产值125万美元,折人民币1030万元,前景诱人。
此外桑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及油酸占75%,碘价160以上,可代替部分月见草油治疗高血压及高血脂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