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忠兵 周 勇
周美芳
(江苏省如皋市蚕桑技术指导站 22650)
杂草繁殖力和再生能力都很强,不仅和桑树争夺水分、养料,还影响桑园光照和通风,并且为滋生病虫害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影响桑树生长,降低桑叶产量和质量。我市桑园
土地条件复杂,土壤质地不一,桑园杂草种类繁多,危害较为严重。如何针对本市桑园杂草的生长规律,采取有效的防除措施,抑制和控制杂草的危害,已成为我市蚕桑科技
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经过几年的摸索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桑园杂草防除方法和技术。
l 桑园杂草的消长情况
根据调查,全市桑园杂草约有70余种,分别属于22个科,主要优势杂草有马塘、千金、狗尾草、牛筋草、虫子草、铁花菜、水花生等,特别以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马塘、千金子、狗尾草分布广,危害严重。从全年杂草繁殖和桑国利用的情况看:早春时期气温低、桑树生长缓慢,;杂草生长
较快,随着气温升高,桑国逐渐封行,杂草受到抑助;6月上旬桑树夏伐结束至8月上旬桑园封行,这一阶段给杂草生长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全年如以5~6月份萌发的杂草对桑树争肥、争光的
影响最大,随后杂草生长又受到抑制;但随着秋蚕饲养结束,桑园覆盖减少,杂草又恢复了生机,直至休眠。因而全年以夏秋杂草的危害最为严重,在具体采用何种方法除草时,要根据桑园杂草消长情况合理选择,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2 桑园杂草防除技术
过去,我市蚕农大多采用人工机械方法除草,多年来已形成了“春除过冬草、夏除黄梅草、秋除给籽草”的习惯,但是这种方法用工较多,并且对杂草的地上部分处理较好,而对地下部分影响较小,遇阴湿天气,便会出现“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情景。经多年实践,我市现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除草,达到了用工省、花钱少、效果好的目的。
2.1 合理套种
这是生态除草的一种方式,主要利用冬春桑园空闲、光照充足的条件,采取套种对桑树影响小,生长时间短、效益高的绿肥、蔬菜等,形成绿荫覆盖,抑制杂草的生长。我市主要夹种的品种有菠菜。大蒜、豌豆、南蒿、蚕豆、香菜等,播种时间大都在9月下旬~10月上中旬,有些品种中间可多次收获,一般最长收获期到翌年4月中、下旬,正好解决了冬春桑
园除草的问题,在着力套种作物的同时加强了对桑树的培管,并且提高了桑园综合经济效益,一举多得.这种合理套种来抑制杂草生长的方法在我市推广面已达30~40%。
2.2 化学除草。
科学地采用化学药剂除草,既要掌握化学药剂的特性,又要根据杂草的生长规律,更要注意对桑树生长发育和蚕作安全的影响。过去我市桑园化除主要采用草甘磷除草,对香附
子、水花生、牛筋草等效果较好,但对土壤内的种子和作物的根系无杀伤作用,不能起到应有的防除效果。自90年起。我市蚕桑技术指导站与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科所联合研究开发了桑园专用除草剂桑草克,桑草克具有基叶融杀,土壤封闭双重功能,能有效地防除地面正在生长和即将萌发出土的多种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同时对桑芽萌发,叶片生长和蚕发育安全,正常用量为1200~1350克/公顷,在桑国夏
伐后使用最能收到理想的防除效果,但要避免在降雨前后或茎叶上有露水时使用。
2.3 桑园覆草。
在桑树行间铺设秸杆、豆荚等,形成地面覆盖、抑制杂草生长,同时通过腐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孔隙度和结构,并且为大批作物收获后的秸杆处理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我市普遍采用三麦、油菜、蚕豆的秸秆和豆夹等作为覆盖物,在桑树夏伐后至桑芽萌发前进行,此时草源多,气温高,易于腐蚀,每公顷用秸杆量约在4000公斤左右,正常盖厚度为10~15cm。覆盖时需注意掌握几点:一是秸杆不宜太
长,最好切成10~20cm小段;二是覆盖要匀,不要厚薄不一;三是覆草后用适量熟土覆盖,便于秸秆腐化,同时结合桑园治虫在秸杆上喷一些低毒高效农药,防止害虫滋生。
3 科学采用综防技术
无论哪一种杂草防除技术,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在具体采用何种方法时,要根据季节、气候和桑树生长、蚕作布局等合理安排,同时桑园杂草要本着“除小、除了”的原则,抓关键时期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发展生态农业已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因此桑园杂草
防除应顺应发展,才能发挥出更高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