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24日,国家经贸委在江苏省大丰市召开全国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国家经贸委副秘书长、国家茧丝办主任戈辉,副主任杨和荣等有关领导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共17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共有23个单位作了典型经验发言,交流了各地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情况。与会代表参观了大丰和东台两市产业化经营现场,通过一系列活动,对实行贸工农一体化改革、“公司十农户”模式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会议认为,盐城市近三年茧丝绸业的平衡发展,充分说明了要实现茧丝绸业健康稳定发展,必须不断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走贸工农一体化和产业化的道路。
弋辉主任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近几年各地在积极探索推进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并对当前工作提出了几点指导意见。
(一)以“公司十农户”为基础的贸工农一体化,是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通过实行“公司十农户”,稳定了民心,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激发了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有利于栽桑养蚕的规模化及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通过“公司十农户”的形式较好地解决了茧丝绸农工贸的利益分配问题,成为稳定收购秩序的有利保障。
(二)学习和掌握先进经验,搞好贸工农一体化改革。要遵循市场规律,加强政府对推进贸工农一体化改革的正确领导。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广形式多样、农民乐于接受的贸工农形式。要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要从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完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模式。
(三)加大推广贸工农一体化改革力度,加快发展进度,明年春茧上市前基础好的蚕茧主产县应当实现贸工农一体化。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动茧丝绸产业升级,提前着手研究明年的茧丝绸工作。抓紧研究明年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下达明年蚕种、蚕茧和桑蚕丝生产指导性计划,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规模,产最适度增长。
转自《蚕业信息》2000年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