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楚华 邓 文 叶伟彬 徐有海 廖友新
(湖北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武汉 430070)
摘 要 初选出的四倍体桑树新品种鄂诱1号(暂定名),发芽开叶期比湖桑32号(对照)早9~20天,发芽率高达95.42%;秋叶硬化期较对照慢;新梢生长快;年均亩桑产叶量达3300多公斤,比对照增51.66%;稚蚕就眠率优于对照;养蚕鉴定四次,五龄经过比对照短,幼虫生命率、50kg桑产茧量、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等平均成绩均好于对照;桑叶中粗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分别达到24.68%、13.49%.是一个值得推广应用的多倍体桑树新品种。
关键词 四倍体 品种 选育
通常栽培的桑品种中,除极少数为天然多倍体桑品种外,大多数为二倍体品种,即体细胞染色体数2n=28。而多倍体桑(主要指3、4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n的3倍及以上,具有叶质优、产叶量高、生长快、抗性较强等优点,因此近期各地蚕业科研单位利用激光、60Co-γ射线及秋水仙素等物理化学诱变方法,已培育出辐一号、7681、湖桑199(4X)[1]、粤桑2号[2]、桂桑优62、桂桑优12[3]等一批多倍体桑品种及桑杂交组合,并应用于生产。我所于明年代初,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进行多倍体育种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工作努力,从诱导的材料中,选出了一个能直接应用于生产的桑品种鄂诱1号(暂定名)。现初报如下:
l 选育经过
1990年春,我们利用本所保存的节间较密、叶形中等、抗逆性较强、开雌花的地方品种竹山3号作母本,选择发芽早、生长快、叶片较大、开雄花的广东桑品种伦教109号作父本。套袋授粉杂交,雌花受精后取袋套网护果,桑果成紫黑色时,采摘淘洗并进行盆播。幼苗出土,两片子叶时,用0.2%浓度的秋水仙素药液,连续两天早晚对幼苗顶端生长点进行滴定(方法同郭展雄等)[4],诱导变异植株。在当年夏秋季,对盆播诱导处理苗木群体进行观察选择,选出节间密、芽序紊乱,枝叶畸形的变异株多份作上记号,冬季移圃栽植。再经过4年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产叶量的系统观察调查,以及体细胞染色体倍数性检查,选出厂发芽早、生产快、叶大肉厚、节间较密的单株材料94032(暂定为鄂诱1号)。1996年嫁接繁殖,于冬季按国家《蚕·桑品种审定工作细则》要求,以湖桑32号作对照,建立品种比较试验。经3年的树型养成及初鉴,1999年春,建正式开始品种性状调查和养蚕鉴定。
2 品种比较鉴定
2.1 生物学特性鉴定
2.1.l 发芽情况的调查 见表1。
从表1看出,鄂诱1号比对照湖桑32号脱苞期早20天,雀口期早15天,开1叶期早12天,开5叶期早9天。发芽率鄂诱1号达95.42%,是对照湖桑32号的1.12倍。
2.1.2 条数、条长及冻害调查 见表2。
从表2看出,株发条数以对照为多,达6.3根;鄂诱1号株发条数只有5.1根,比对照少1.2根。但春季新梢长、冬条长均以鄂诱1号为长,分别比对照长5.9米和2.4米。冬季冻梢率鄂诱1号比对照湖桑32号少21.9%,抗寒性较对照强。
2.1.3 桑叶萎凋速度及含水率调查 见表3。
注:*叶背向上平铺在蚕筐内,2小时调查一次
从表3看出,春秋季的桑叶萎凋速度鄂诱1号均比对照湖桑32号快,至此在农村适宜于随采叶随喂蚕,不宜作长时间贮藏。桑叶含水率鄂诱1号春季略高于对照湖桑32号,秋季低于对照湖桑32号。
2.1.4 桑叶硬化情况调查 见表4。
从表4看出,晚秋期两次调查桑叶硬化情况,鄂诱1号比对照湖桑32号硬化慢,其硬化率鄂诱1号比对照湖桑32号低6~8个百分点。
2.2 经济性状鉴定
2.2.1 产叶量调查 经过两年春、夏、秋季产叶量调查,其结果见表5。
从表5看出,经过两年的产叶量调查,平均亩桑产叶量鄂诱1号达3358.9kg,比对照湖桑32号2215.3kg,增产51.6%,是一个高产桑品种。
2.2.2 生物鉴定
(1)稚蚕就眠率鉴定。稚蚕就眠率的高低,也可说明桑品种叶片质量的优劣。2000年春季和秋季,分别对1龄稚蚕给予龄期食桑量70%~78%,调查就眠率,其结果见表6。

从表6调查情况看,春季和秋季的桑叶质量对稚蚕期的就眠率,以鄂诱1号为优良,就眠率高,分别比对照湖桑32号高出15%、71%。
(2)养蚕鉴定。养蚕成绩高低与桑叶质量密切相关。从1999年春蚕期开始,对鄂诱1号和对照品种湖桑32号进行养蚕鉴定,其中1~3龄期用混合桑叶饲养,4~5龄期分品种定头数饲养。养蚕成绩见表7。

从表7看出,春期鄂诱1号五龄经过平均比对照短12小时,幼虫生命率、50kg桑产茧量、万蚕收茧量等指标鄂诱1号比对照好,分别提高1.1%、8.3%和5.7%,只有万蚕茧层量略逊于对照;秋期鄂诱1号的五龄经过比对照缩短23小时,幼虫生命率、50kg桑产叶量、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等指标,鄂诱1号显著好于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1.5%、 28.99%、16.85%、12.12%。
2.2.3 叶质的化学分析
1999年秋期,在秋蚕五龄盛食期第3天,采摘鄂诱1号、湖桑32号的同位鲜叶,送湖北省农科院农业测试中心分析桑叶含水率、粗蛋白质、可溶性糖等与茧丝形成有密切关系的分析项目。结果见表8:
从表8看出,桑叶含水率、粗蛋白质、可溶性糖等鄂诱1号均比对照湖桑32号高,分别高出5.8%、5.8%和20.7%。
3 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3.1 特征特性
鄂诱1号树形稍开展,枝条直立。一年生枝条粗长,节距3.l~4.2cm,叶序3/8,皮色紫褐色;皮孔大而少,长椭圆或椭圆形,灰黄色。冬芽正三角形,紫红色;芽尖离技;副芽多而显。成叶长心脏形,叶长28~31cm,叶幅24~27cm,叶色深绿,叶面较粗糙,光泽较强,叶肉厚,叶尖短尾状,叶缘锯齿状,叶基浅心形,脉腋密生茸毛。先花后叶,开雄花,不剪梢时花较多。
在武汉2月底至3月初始发芽,开叶在3月中旬,桑叶成熟期于5月初,是早生早熟品种。发条数中等,生长势旺。春季公斤叶片数400~420片,每米条长产叶量为221.2g,叶片重占条、梢、叶、值总重量的46%;秋季公斤叶片数202~224片,每米条长产叶量约为159.3g。该品种根原基发达,可扦插繁殖。
3.2 栽培要点
鄂诱1号树形梢开展,可适当密植,每公顷栽植12000~15000株为宜(即800~1000株/667m2),低于中杆养成,养型期间要适当多留支干。该品种生长势旺,栽植后要给予充足的水肥供应。施肥时注意氮、磷、钾按5:2:3搭配,同时适量配施钙、硼、锌等微肥,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优质性能。由于发芽早,冬季桑园管理宜于12月前结束。嫁接用的穗条宜于元月中、下旬剪取。夏秋季要注意及时疏芽及分批采叶和病虫害防治,以防止因干旱、桑园荫闭、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而造成桑叶黄落。
4 综合评价
以往桑四倍体植株只是作为育种材料研究,是因无性系四倍体桑发条数偏少,枝条短,桑叶产量大多不及二倍体,虽有叶质优,抗性强的特点,也很少直接应用于生产[5]。随着桑树诱导技术的熟练和完善,诱导出的优良桑多倍体材料不断增多,可供直接应用于生产材料也不断出现,改变了四倍体桑只用于育种材料的作法和认识,一批高产优质、长势强、抗逆性较好的四倍体桑直接应用于生产,开阔了桑树品种应用途径。我所选出的鄂诱l号具有生长快、长势旺、抗逆性较强的优点,利用鄂诱l号的桑叶饲养大蚕,可缩短龄期经过,产茧最、茧层量、幼虫生命率均好于对照湖桑32号,产叶量明显高于对照湖桑32号,证明了四倍体桑可直接应用于生产。
参考文献
1 柯益富主编.桑树栽培及育种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241~251
2 肖更生等.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育成初报,广东蚕业,1997,31(2);17~22
3 朱方容,优质、高产、高效桑品种桂桑优62、桂桑优12.广西蚕业,20O0,37(1):47~50
4 郭展雄等,秋水仙素处理桑树杂种实生苗诱导四倍体植株的研究。蚕业科学,1989,15(1):13~17
5 林寿康等,实用桑树育种学,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89: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