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松
(湖北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 武汉 430070)
通过浙江、广东、湖南、湖北四省夏秋当家蚕品种与我所培育的两对新品种进行中秋饲养比较试验,以了解各省现行夏秋品种在湖北的饲养表现及适应情况,为生产上引进优良品种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对比进一步了解我所培育的新品种在全国的水平,为更快更好地推出我省夏秋用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l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蚕品种
薪杭×白云,丰一×五四A(浙江嘉兴蚕种场提供);9·芙×7·湘(广州石牌蚕种场提供);洞庭×碧波(湖南蚕科所提供);895×892,新华×九雪,黄鹤×朝霞(湖北蚕业所提供),以上各品种均为正反交。
1.2 试验方法
每对品种正反交各收蚁25克,常规饲育至四饷食一天后数蚕,各品种正反分设四个重复区,每区400头。按照国家桑蚕新品种审定鉴定的操作规程,进行饲养调查并计算上茧率、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四龄起蚕虫蛹统一生命率、万头产茧量、万头茧层量等成绩。然后,每个品种正反交合成一个样本用二次烘茧法进行烘茧,烘茧后一周内将干样茧送交罗田县缫丝厂进行丝质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龄期经过及生命力
龄期经过及生命力成绩见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①龄期经过,新华×九雪最长,9·芙×7·湘最短,其它与对照相仿。②结茧率,9·芙×7·湘及薪杭×白云最高,新华×九雪最低。③死笼率除洞庭×碧波稍高以外,其它五对差别不明显,但比对照略高。④虫蛹统一生命率以薪杭×白云和9·芙×7·湘最高,分别是90.41%, 90.29%为对照的99.78%、99.65%,其它四对中新华×九雪和洞庭×碧波分别为对照的93.29%、92.95%、895×892以及丰一×五四A分别为对照的94.25%、96.78%。
2.2 茧质成绩
茧质成绩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①全茧量除9·芙×7·湘以外,都超过了对照,其中895×892、洞庭×碧波、新华×九雪位居前列,分别是1.65克、1.64克、1.62克,为对照的109.27%、108. 61%、107.28%,薪杭×白云也达到了1.60克,为对照的105.96%。②茧层率以895×892、新华×九雪为最高,分别是24.52%、23.89%,为对照的108.59%、105.80%,其它几对品种除9·芙×7·湘仅为20.62%是对照的91.32%外,其余比对照略低。③上茧率以薪杭×白云、新华×九雪、895×892最好,超过了对照,其它3对比对照略低,但总体差别不大。
2.3 收茧成绩
收茧成绩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①万头收茧量以薪杭×白云、新华×九雪、895×892最好,分别是15.77kg、15.27kg、15.26kg为对照的105.41%、102.07%、102%、洞庭×碧波、9.芙×7.湘、丰一×五四A比对照稍低,分别为14.90kg、14.51kg、14.43kg。②万头茧层量895×892、新华×九雪、薪杭×白雪最高分别为3.741kg、3.650kg、3.544kg,为对照的110.88%、108.18%、105.04%、9.芙×7.湘2.449kg,仅为对照的88.74%,其于的洞庭×碧波、丰一×五四A分别是3.331kg、3.179kg为对照的98.73%、98.22%。
丝质成绩见表3。
从3表可以看出:①上车茧率新华×九雪为83.40%与对照相当,其余都超过了对照达到92%以上。②茧丝长895×892、新华×九雪、洞庭×碧波分别为1181.59m、1096.54m、1086.4lm,都高于对照,表现出了多丝量特点。③解舒率普遍表现优良,除对照外都达到 80%以上,其中以895×892、9·芙×7·湘、薪杭×白云为最好,分别达到89.30%、86.96%、85.47%,显著超过对照。④鲜毛茧出丝率都超过了对照,其中以895×892、薪杭×白云最好,达到了18.64%、17.96%,为对照的122.55%和118.08%。
3 结论
从以上各项成绩分析比较可以看出:(1)我省夏秋用品种黄鹤×朝霞综合成绩在生命力上仍占优势,但在量上略有不足,如能加强品保进行复壮改造,一定时期内仍是我省夏秋用最适合品种;(2)外省品种中薪杭×白云表现最优,除虫蛹率与对照相仿外,其它成绩显著超过对照;(3)我所培育的两对品种;全茧量大,茧展率高甚至可以与春用品种媲美,万头收茧量、万头茧层量也显著超过对照,特别是895×892解舒率达89.30%,鲜毛茧出丝率高达18.64%,也显著超过对照。但生命力上仍显不足,今后应在生命力提高上加强选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