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健美
(湖北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 430070)
摘 要 新蚕药“蚕病灵”在150—300PPm浓度下可有效防治细菌性败血病和灵菌性败血病,对卒倒病和病毒病有抑制作用,该药对蚕安全无副作用,并可促进蚕儿生长,提高叶丝转化效率。
关键词 蚕病灵 药效 试验
l 药品来源
湖北省农科院蚕药中试厂1999年8月20日送来“蚕病灵”水溶性粉5袋,规格1.5g×10包,批号990801。
对照药物“蚕用氯霉素”由湖北省农科院蚕药中试厂提供,含最25万单位,规格2ml×
10支,批号990702。
2 试验方法及结果
2.l 治疗家蚕败血病较果试验
以黑胸败血菌和灵菌为供试菌,4龄起蚕穿刺接种病原菌后立即叶面添食各种浓度的供试药剂3次(24小时),以后每天1次,以蚕用氯霉素作对照,常规饲养1个龄期。调查病死蚕数,计算健蚕率,比较防治效果。见表1、表2
表1、表2表明,使用150PPm浓度的蚕病灵,对黑胸败血菌的防治效果为97.5%,对灵菌败血菌的防治效果为55%。在接种后即行食药叶,用药1次,其防治效果为70%,用药2次,其防治效果为92.5%,用药3次,即可达到100%的防治效果,说明用蚕病灵治疗蚕病在24小时内需连续用药3次。
2.2 预防家蚕败血病效果试验
将4龄起蚕30头添食150PPm浓度的蚕病灵水溶液一次,然后分0小时、2小时、6小时接种黑胸败血菌,接种后间隔8小时添食蚕病灵药液一次,连续添食三次,以添药不接种、接种不添药和不接种不添药作对照,常规饲养1个龄期,在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内调查病死蚕数,计算发病率,试验结果见表3。
试验结果表明,先添食蚕病灵药液,再感染细菌,在添药叶后0小时、2小时感染细菌,其发病率为0,如果在添食药叶后6小时再接种细菌,其发病率为33.3%,由此说明蚕病灵可预防细菌病的发生,但必需经常使用,至少每天使用一次。
2.3 对家蚕卒倒病的防治效果
以含1×106芽饱毒素卒倒菌添食家蚕;4小时后用蚕病灵药液治疗,24小时内连用3次,然后常规饲养1个龄期,调查健蚕率。结果见表4
表4说明:在蚕受卒倒菌轻微感染的情况下,添食蚕病灵和氯霉素药液,其防治效果蚕病灵比不用药对照提高38.5%,而氯霉素仅提高15.4%。
2.4 对病毒病的抑制作用
5龄起蚕用1×108个多角体/毫升中肠型脓病多角体添食6小时,然后添食一次蚕病灵,从第2天起每日添食一次蚕病灵,直到上簇,调查结茧数,计算结茧率。
表5的试验结果表明,蚕病灵和氯霉素对中肠性脓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蚕患病毒病后,经常添食蚕病灵有明显增加体重,提高结茧率的作用。
2.5 对蚕茧产量、质量影响试验
1999年秋蚕期用892×895蚕种为材料,在3、4、5龄起蚕,隔天1次连续添食各参试药剂,按常规饲养,调查全龄经过、结茧率、减蚕率和茧质成绩等,结果见表6。
表6的试验结果表明,蚕病灵对蚕的生理无不良影响,其全龄经过与对照相近,但结茧率较对照高。添食蚕病灵的全茧量较对照提高18.62%;茧层率提高2.35个百分点,说明蚕病灵不仅可防治蚕病,还可促成蚕儿生长,提高叶丝转化效率,提高单位产量和质量。
3 结论
3.1 经过测试送检的新蚕药蚕病灵,用150PPm浓度对细菌性败血病的预防效果可达100%,治疗效果可达97.5%;对灵菌败血病的治疗效果可达60%;对卒倒病轻微感染的防治效果为38.5%,但对蚕食下毒素量过大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无效;可有效提高蚕对病毒病的抵抗性,抑制病毒病的的发生,其作用优于氯霉素。
3.2 试验表明,病菌感染后,经过时间愈长,治疗效果愈差。因此,发现病蚕后必须及早治疗,一般应在24小时内,间隔8小时用药3次,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3.3 150PPm浓度蚕病灵对蚕的生长发育和体质无不良影响,反而还可促进蚕儿食欲,提高叶丝转化效率,使全茧量提高18.62%,茧层率提高2.35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