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桑叶品质的几个因素



于继彬  季 平  谈建中  沈卫德

(苏州大学生命科学院蚕桑系 江苏苏州 215151)


  所谓叶质是指桑叶作为蚕饲料的品质。蚕的营养完全依赖于桑叶的品质。而且,蚕的
健康、生长发育、茧质、丝质等都受叶质的影响。所以,长期有许多研究人员从多方面进行了有关叶质的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桑叶的质量仅用单一的条件来判断是片面的,它受许多综合因子所支配。本文介绍了叶质鉴定的几种方法,并从多个方面综述了影响桑叶品质的几个因素。

l 叶质的鉴定

     目前我们判断桑叶质量的好坏主要依靠以下几个因素:(1)养蚕成绩,即养蚕饲料效率,通过一定时期蚕的食桑,调查其给桑量、食下量、消化量、消化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因素,用生物鉴定的方法来断定其质量。(2)桑叶成分的测定,通过测定桑叶成分及其含量,用化学方法来断定其桑叶质量。(3)通过其物理性状来判断桑叶质量的 好坏。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手段鉴定时一般要通过生物手段最终鉴定。
1.1 化学组成
     桑叶中的化学成分,因桑品种、叶龄、生长季节和环境条件等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新鲜桑叶中水分占70-80%;干物质仅20-30%。在干物质中,粗蛋白约占2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约25%,粗灰分约占10%,其余为可溶于乙 醚的无氮物类等〔l」。
     桑叶含水量的高低对蚕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当采用含水量低的桑叶或者用贮藏后的萎凋叶等词育蚕时,不仅蚕的食下量、消化量、消化率降低,而且引起蚕的健康度下降,影响养蚕成绩。因此,桑叶含水量的高低与桑叶的饲料价值关系密切。
     桑叶中的粗蛋白主要包括蛋白质、氨基酸、酰胺及少量硝态氮和生物碱。这些物质含量高低对养蚕成绩影响较大,一般粗蛋白含量高的桑叶,养蚕成绩也较好。桑叶碳水化合物主要以果胶、纤维素和糖类的形态存在。它是家蚕能量的来源。蚕对果糖、葡萄糖和可溶性还原糖的消化吸收率较高,该类成分高的桑叶营养价值也高。桑叶中含有草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和 琥珀酸等不挥发性有机酸以及醋酸、丙烯酸等挥发性有机酸。一般认为,有机酸含量高的桑叶叶质较差,饲养成绩低。但是某些挥发性有机酸类物质对蚕的摄食能起诱导作用。桑叶中的粗脂肪经 乙醚浸提后得到脂肪酸、蜡质、固醇类、色素等物质,其中某些物质在蚕体内不能合成,如亚麻酸和亚油酸等,另外某些粗脂肪有促进蚕摄食的作用。桑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尤以维生素C的含量丰富,维生素C含量高低与桑叶饲料价值有较大关系,喂饲日照不足、贮藏过久或蒸热的桑叶会因叶片中的维生素含量下降而影响饲养成绩。
     桑叶中的无机成分通常称为灰分,约占桑叶干物重的8~10%。含量较多的有钾、钙、镁、磷和铁等。另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不仅对桑叶本身的生长和生理代谢有积极和调节作用,而且大多数元素对蚕体生理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1.2 物理性状
     桑叶的物理性状也是衡量桑叶品质的一个指标。包括叶片厚度、叶面积重、桑叶硬度与软硬系数、细胞液浓度等。

2 影响桑叶品质的苦干因素
    
2.l 桑树品种对桑叶质量的影响
     桑树品种不仅与产量有很大关系,而且与桑叶质量也有很大关系。不同的桑品种其化学成分的含量相差很大,一般认为桑叶化学成分中的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是左右叶质的两大重要因素。长岛荣一等分别对我国的湖桑199等几个品种和日本、克什米尔、巴基斯坦、黎巴嫩、土耳其的地方品种、杂交育成品种对蚕品种的饲料效率进行了研究,证明了不同品种间桑叶品质的差异,并筛选了几个优良的桑叶品种[2」。浙江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对经济价值较高的 148份桑树品种所作的春秋桑叶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测定也证明了不同品种间桑叶品质的差异。
     一般说来,可溶性糖含量高、蛋白质含量 适中的桑叶适合于稚蚕饲养,而壮蚕用桑则要求蛋白质含量丰富〔3
2.2 叶龄对桑叶品质的影响
  剧院  同一品种的新鲜桑叶中的干物含量,随叶子生长而逐渐增高,至叶龄20天左右趋向稳定,尔后随着叶子的生长而略降低。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在幼龄叶片含量较低,随着叶片的生长,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迅速增加,大约在第10—15叶位含量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桑叶中的粗灰分开叶后逐渐增加,与叶片中的氧含量呈负相关l〕。另外,秋季叶位与桑叶中含糖量之间有呈正相关的趋势,而叶位与桑叶中的含氮量之间则表现出负相关4
2.3 桑园栽培管理对桑叶质量的影响
    桑叶质量与桑园栽培管理的状况密切相关,包括桑园栽植密度,桑园肥水管理等诸多
因素。
2.3.1  桑园栽植密度
    桑园栽植密度可以影响许多其它决定桑叶品质的因素。如果密度过大,就会造成日照不足,不仅影响桑树生长,而且由于光合作用产物减少,使叶片内的化学成分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叶质下降。同时密度过大还会引起肥水条件的不均衡,另外密度过大还可影响CO2的浓度、增加风等环境条件对桑树的破坏作用。
2.3.2 桑园肥水管理
     桑园肥水管理对桑叶的品质影响很大。肥料施用与否、肥料种类、肥料的配比关系、桑园灌溉等直接影响着桑叶的组成成分。施肥与叶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有机肥料的施用量,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量的比例以及N、P、K三要素之间的比例等对桑叶叶质都产生极大的影响5。吉村等(1931年)进行了施氮肥试验〔6,以后又有人做了磷肥、钾肥方面的试验,证明了施肥量对叶质的影响。例如:1995年ChoshM K研究了钾肥对桑叶中叶绿素、总糖、可溶性蛋白及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7〕;余 轼伍等对原蚕桑田施用钾肥对桑叶质量的影响作了分析8;另外桑园的微量元素对桑叶质也有很大影响,如 氯对桑树吸收N、P、K的能力有很大影响,因而影响桑叶粗蛋白的含量〔9
     桑园灌溉可以影响地下水位的高低、桑树吸收营养元素的快慢。中岛证明:地下水位愈低,桑叶含水量就愈高,粗蛋白、灰分的含量也较多,而碳水化合物显著减少。
     除此之外,树形养成还对叶质产生一定的影响〔4
2.4 不同染色体数目对桑叶质量的影响
     试验证明,多倍体的桑树叶质明显好于二倍体桑树,其饲料效率显著高于二倍体桑品种〔2
2.5 不同气候及土壤条件对桑叶品质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环境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桑叶的质量,如日照条件、空气中CO2的浓度、风等土壤条件对桑叶品质也有明显的影响。

3 小结

    一般来说,桑叶品质的断定是相对于蚕而定,蚕喜食,并含有蚕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物质,对其没有毒害,食下率和消化率高,而且桑叶萎焉速度慢,能耐贮藏的桑叶判断为叶质好。但叶质的内涵较复杂,目前仍未有明确概念,有关叶质评价方面也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柯益富主编,桑树栽培及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年 153一163
  [2]  文明发.不同桑品种饲料效率的差异试验.四川蚕业,1992(3)5-7
  [3]  李存礼等.桑树八品种普蚕饲料效率试验.蚕学通讯.1989(3)8-11
  [4]  南泽吉三郎著,沈增学等译.栽桑学.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165-184